历代志下
一1~17
神对所罗门的祝福
一3 基遍的邱坛 耶路撒冷西北四哩的基遍(今名吉布),位于便雅悯山地,附近有好几个水泉。它有一个极具规模的隧道给水系统,使之成为当地重镇。所罗门献上一千牺牲(王上三4)之大祭的祭仪场所或邱坛,本身可能是在基遍南面约一哩,名叫内比桑威珥的山岬。基遍亦出现在法老示撒的巴勒斯坦战役的城市名单中,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圣经作者在耶路撒冷圣殿建造和「耶罗波安的罪」存在之前,并不谴责邱坛的使用(见:撒上十8;王上十二28~31的注释)。
一3 会幕 有关这个旷野时代之神圣设施的建造和使用,可参看:出埃及记二十七21,三十三7~10的注释。它和约柜分开的事实只在本段记载。
一4 基列耶琳 非利士人归还约柜之后,这个村镇是安置约柜的所在(撒上七1~2)。本镇被考证为耶路撒冷西北偏西九哩的阿札尔遗址,但考古学和经外文献都没有支持这看法的左证。按照士师记十八12,它和玛哈尼但有关,证明这城也是在这附近一带(见:士十三25的注释)。这遗址距离基遍只有六哩(见:书九17的注释)。
_
基列耶琳
一5 铜坛 有关这坛的制造,参看:出埃及记三十八30,三十九39。这坛应当是安置在会幕前方的(又见:王下十六14)。会幕和铜坛在基遍,约柜则迁往耶路撒冷,表示在耶路撒冷圣殿兴建之前,有两个不同的宗教中心。
一5 就近坛前 (和合本「就近」一语,直译是「寻求」,NIV:「求问」。)求问通常是指向神明提出问题,寻求默示,但本节却没有说明或暗示有这样一个问题。本节另一个极具说服力的异文,将「寻求」的对象解作祭坛,而非神的默示。此事发生在以后几章的建殿活动之前,是很合理的。策画兴建新神殿之时,收集与旧神庙有关的圣物是十分重要的。这个在几个世纪之前曾经被亚伦就使用过的祭坛,会有相当的圣洁程度。但所寻求的若果真是神谕的话,这神谕很可能是关乎有意建殿之事。这种工程不会在未得神认可之前开始(见二1的注释)。
一6 献一千牺牲为燔祭 这个级数的献祭可以与出埃及记二十四5~8;列王纪上八5相比。通常如此的铺张程度是重要之立约场合,或与耶和华开创新关系的表示。埃及古墓壁画描绘桌上累积的大量牺牲,至少在数量上足以反映所罗门在基遍献祭所表现的敬虔和能力。
一7~12 培梦 历代志的经文虽然没有谈到梦,列王纪上三章却提供了个中的细节。初民有单独或集体前往神庙,进行献祭仪式,在庙宇之内留宿一宵,以求在梦中获取该庙神祇的信息(见:创二十八13~15;撒上三3的注释)。因此对于求神显现的培梦来说,地点是极重要的因素(乌加列英雄凯雷特王的梦是其中一例)。这人在异象之中被神祇的显现惊醒,又得到必须警醒听取神祇宣告的呼吁。古代近东文学众多的例证,包括亚述王亚述巴尼帕形容伊施他尔在梦中向他显现,以及新巴比伦帝国的君王拿波尼度记载玛尔杜克和辛两位神明,在梦中以全副荣耀站在他的面前。
一7 神的提议 在这一类所谓听觉信息梦之中(见:撒上三4~10的注释),神和王对话并不罕见。这种梦的功用是认可其王权,或核准王有意付诸实行的事业。
一8 所罗门承认神的守护 古代近东各处的君王表彰立他们为王的神祇,用的也是类似的词句。例如赫人君王模瓦得利二世(Muwattalli II)就描述自己不论是资格还是成就都及不上父王,接着表彰提拔他,把他立在宝座之上为王的神祇。
一12 赏赐智慧 古代近东的君王都宣称具有聪明睿智,将智慧归功于神明的赐与也不罕见。亚述王撒珥根感谢伊亚和伯勒特伊利(Belet-ili)二神之助,宣称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君王。亚述神在梦中向西拿基立王保证说,他的智慧胜过一切专家的智慧。亚述巴尼帕不但夸耀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更夸耀自己的专门技能,和与学者辩论的能力。他把赐下丰富智慧的功劳,归给神祇沙马士和阿达德。
一14 所罗门的车马 所罗门集结如此庞大的战车兵团,表示他有意仿效邻邦和敌国展示军力。在野外或平原作战之时,与步兵或骑兵同时进击的战车一方面是突击武器,另一方面也是弓箭手的流动平台。亚述年表记载夸夸之役(主前853年,见二十二1的注释)中战车数量之巨,证明在司令官的策画中,它所占的地位是何等重要。所罗门的部队在数目上还及不上亚哈在这场战争中提供给西方联盟的二千战车。主前十三世纪赫人及其盟友在加低斯之役中召集了二千五百辆战车,与兰塞二世对敌。
一14 所罗门的马厩 考古学家在以色列各地(米吉多、黑西遗址、拉吉、别是巴、夏琐)广泛发现马厩设施,显示以色列和犹大军队普遍包括战车部队。大部分马厩共有的建筑形式(柱子将长室纵分为三,只有一个门),反映出对实用性的注重,和统一的建筑计划。马厩设备包括了矮小的石柱,柱上有供拴马用的孔洞,又有大而浅的石制马槽(类似亚述纪念碑上的图画)。设施需要很具规模,才能为这些受训战马提供居住和运动的场所。米吉多的马厩(发现的大都可以上溯到亚哈王的时代)可以容纳四百八十匹马。统计考古学家所发现的全部马厩,可供确认的马房数目几达八百。
_
所罗门的马厩
一15 所罗门的金子 有关戴维和所罗门金子的统计数字,可参看:历代志上二十二14的注释。
一16~17 与埃及贸易 所罗门似乎是在埃及和安那托利亚的马匹和战车贸易中,充任「中间人」的角色。腓尼基人建立了大部分的商业联系,并且提供能将货物运到地中海各地的船只。所罗门有他们作为贸易伙伴,加上自己位于亚、非二洲之间的战略性位置(有关其马匹牧场,见:代下八3~4),以色列在比较和平的时期开发贸易市场,是很自然的一步。早在亚马拿时代,当地人已经从埃及进口骏马,赫人也从埃及进口。亚述和赫人的史料都把埃及提供的高头大马(努比亚马),和他们的矮马视为不同的种类。
一16 库厄 本节新国际本作:「所罗门的马匹进口来自埃及和库厄,王的商人从库厄照价买来。」库厄(Kue;和合本:「一群」)是土耳其东南部低地,古希腊史料称为基利家的地区。主前一二○○年赫人帝国解体后,库厄崭露头角成为主要的贸易中心。除了被形容为所罗门的贸易伙伴之一以外,亚述年表也提到它是夸夸之役(主前853年)的参战国之一,它又出现于阿齐塔瓦达(Azitawada;主前八世纪末)的卡拉特珀碑文中。
一17 车马的价格 按照碑文的材料,战车的价格是每辆六十至一百舍客勒。所罗门所付的比这数字多出几倍,证明这并不是普通的战车,而是供演示和游行用的装饰性马车,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都有广泛的例证。这些车辆是当代最高级的交通工具,镶嵌了金子、天青石,和其他宝石。亚马拿书函提到美坦尼王有一辆包了三百多舍客勒金子的马车。马匹的价格也偏高,但买的若是良马,也不算过分。按照主前第二千年纪的赫人史料,拉车的马一匹只需二十舍客勒。但在主前第二千年纪初期至第一千年纪中叶,叙利亚和巴比伦却有以二百至三百舍客勒成交的例证。
一17 与赫人和亚兰人的出口贸易 要从陆路购入车马的赫人(见:王下七6的注释)和亚兰人,一定要与所罗门和他的腓尼基贸易伙伴打交道。主前第十一和第十世纪时,亚述和巴比伦式微,大马色等亚兰部落乘势而兴(见:王上十一23~25的注释)。基利家和亚兰都知道亚述仍有恢复为强国的能力(后来在主前九世纪,他们果然复兴),因而即使价格再贵,他们依然以继续培训精兵为良策。
二1~四22
所罗门建殿
二1 古代之庙宇兴建 主前第二千年纪初期拉加什的统治者古德培梦时得到指示,要为女神宁吉尔苏(Ningirsu)兴建庙宇。文献记载他如何收集材料(木、石、金、银),集合工人,并在竣工后举行为期七日的奉献筵席。他结果因这劳苦得到了长寿和成功统治的应许。几乎一千年以后,文献又提到类似的细节。艾萨克哈顿得到指示要重建巴比伦著名的厄萨吉拉庙。乌加列的一首史诗记载了另一个有趣的建庙故事:神祇巴力为自己建造居所。同样,搜集材料、集合劳工、功成庆典等情节都一一出现。
二2 征募劳工 进行兴建圣殿等公共工程的徭役是根据人口统计征集的。按照所罗门年间庞大的工程数量来看,以色列本土的人很可能也和外侨(「寄居的」)一样被召参与徭役。耶罗波安作为约瑟支派的徭役的总监(王上十一28),以及北方支派用石头打死另一个管理徭役的官员亚多兰(王上十二18),都反映了这一点。主前第二千年纪下半叶,强逼劳工在叙利亚已经十分普遍。古列圆柱列数新巴比伦帝国之王拿波尼度的罪状之一,就是与「强逼劳工」有关的一切暴行。
二2 扛抬的 熟练和非熟练的工人之间分工合作,是一切劳工的通例。被分派作「扛抬的」人大抵是非熟练的壮丁。这些人负责搬运木、石,建筑材料和工具。按照美索不达米亚的文件,苦力的工作通常是由战俘或奴隶担任。由于本段牵涉的外侨,这可能是他们的工作,但个人的技巧和背景当然也有影响。
二2 凿石头的 列王纪上五15~18的对应经文表示,他们不但需要采石工人从山壁中将石块开凿出来,亦需要受过高度训练的腓尼基迦巴勒人(来自比布罗斯)雕琢石材,供建殿之用。石矿场的开凿方法是首先在石块四围挖沟(宽约两呎),把它孤立。然后将木楔子钉进石底的岩缝之中,再在其上浇水,使木膨胀,石块便松脱出来。工人虽然不用什么技巧,督工却需要受过训练,方知在何处挖沟,才能采到最好的石头。下一阶段是粗凿石块的雏形,才交给真正的石匠接手雕琢石面,凿成所需的大小。这种工作的精确程度极高,石块无需用灰浆接合。埃及之《行业的讽刺》描述腿酸背痛的凿石工人弄到手臂伤残,是要为建筑物制作「宝贵石头」。西拿基立在尼尼微之王宫的护墙板装饰,亦有描绘凿石者的工作。
_
戴维城的采石场
二2 工人的总数 劳工的总数是十五万三千六百人(17~18节),分为搬运、凿石、督工三种。这种数字所反映的,可能是几年建殿工程之中曾经应召参与建筑之人的总数,不是某一时间工人的数目。战争是亚述和巴比伦君王的劳工来源,劳工不足有时甚至是发动战争的原因。按照一个报告,亚述巴尼帕搜集了五万工人来建筑卡珥胡(Kalhu)城。
二3~16 王室函件 古代近东有很多王室函件的例子,内容包括建筑材料(如:利巴嫩的香柏木)的要求、奢侈品、外交公文等。主前十一世纪交由埃及祭司温纳蒙传递的信件,内文包括香柏木材的要求,又提到法老和腓尼基沿海诸王几代以来的长期邦交。马里的几位君王定期写信给藩属和盟友,交换新闻,报告所要求或购买的制造品、牲口、原料抵达的消息。所罗门在本段与希兰所交换的信件虽然没有按照经外公函的典型格式记录,依然反映了一般的生意来往。
二4 焚烧美香 有关在会幕中烧香,以及烧香在古代近东其他地方的应用,可参看:出埃及记三十7~8的注释。烧香是古代近东膜拜神祇的惯常步骤,其必要性是希兰所容易了解的。
二4 陈设饼 有关每星期制作供奉之「陈设饼」的讨论,可参看:利未记二十四5~9的注释。这祭是神临在和约中丰饶应许的象征。把食物供献在神明面前是古代近东的惯例,尽管以色列人的作法和邻邦的有很大的分别(见:利一1~2的注释)。
二4 安息日、月朔、节期 民数记二十八至二十九章讨论以色列的宗教历,可参看其注释。虽然安息日为以色列所独有,月朔和一年一度之节期却是希兰和腓尼基人很容易理解的责任。
二5 耶和华超乎诸神的根据 亚述帝国的年表形容亚述神,创世史诗《埃努玛埃利什》形容巴比伦的玛尔杜克神,亦如此号称自己的守护神超乎诸神。这是任何一国的内部文件都必然会使用的词藻。一国宣称自己的神胜过别国之神,往往是根据超然的军事力量,或大能的作为。这些话若是出自从前崇拜如今被视作次等神祇之人的口,则最有说服力。喇合的话(其根据是超然之军事力量和大能的作为;书二11)和乃缦的宣告(根据医治的作为;王下五15)都是例证。
二7 进口工匠 亚述和巴比伦为搜集劳工而发动战争时,巧匠是其首要目标(见:王下二十四14、16的被掳名单)。工匠的需求往往超过本地所能提供是原因之一,此外,不同地方的工匠或会基于所有的自然资源,进一步发展某些科技。工匠的行会经常是由家族组成,他们世代相传实行的,是自己所发展的技术和秘传技巧。这是值得争取的技能。此外,贸易亦能提高广传他们的名声,使这些工匠成为各国争取的目标。
二7 朱红色蓝色线 这些线所用的是古代最上等、最受欢迎的染料,极为昂贵。圣幕装饰和刺绣祭司的服饰都用得上它。「蓝色」的线按照最近的诠释,认为这是紫蓝色或紫色。这种颜色的染料,从地中海沿岸水浅之处出产的骨螺提炼而得,是腓尼基的主要出口之一。以色列北岸的多珥,发现了一个古提炼厂。按照一位化学家的计算,需要二十五万只骨螺,才能提炼出一盎司的纯染料。这染料用来制造至圣之物。
二8 木材的种类 基本上香柏树和松树是用来制造梁木或其他支撑建筑物之材料的。其他古代近东君主如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等经常兴建巨大的建筑物,这用法亦依从其模式。列王纪上十11~12的檀香木是从俄斐进口的紫檀木(red
sandalwood;原产地是印度和锡兰),这是制造家具用的上等木料,因为可以打磨得十分光滑。然而历代志的檀香木却可能是绿杜松木(green juniper),这是一种高大针叶的枞树,主要用作木材。他们通常将硬木打磨光滑,木纹细腻,气味芬芳。有几种木还有驱虫和防霉的功效。用来砍伐木料的工具包括铁头斧和两柄的铜拉锯。埃及的古墓和古墓壁画提供了很多这一类及其他工具的数据。
二10 伐木工人的报酬 腓尼基伐木工人薪金的协定虽然是按整个工程而定,每日大抵仍有将薪酬或配给分派给个别工人的需要。这些人虽然属于伐木者的行会,仍有可能包括胡普舒(hupshu)工人(亚马拿、努斯、亚述诸地的文献皆有提及),后者完全倚靠每日的所得而过活。小麦和大麦各十二万五千蒲式耳,酒和油各十二万加仑,足以作为六至八千工人三年的粮食配给。
二14 雕刻 骨器、象牙、贝壳、石材、宝石、木材,和各种金属都可雕刻。雕刻艺术包括把宝石或准宝石雕塑刻琢为印玺或徽章。古代近东各处的人都使用柱形或压印印章作为私人的身分证明,或以参与者名义立定公文或合同的方法。圣殿中很多的陈设和护墙板都有使用雕工的需要。
二16 以筏运木 利巴嫩产的香柏木的贸易无论是在埃及(旧王国时代至主前八世纪)还是亚述文献中,都有充分的左证。提革拉毘列色三世曾经一度禁止腓尼基人与他们在巴勒斯坦和埃及的贸易伙伴进行贸易,以防止他们建造舰队或变得过于富强而构成威胁。在巴勒斯坦沿岸从海路运输木材南下,可以扎为木筏──这法子需要紧靠海滨,因为风暴能把木筏打散──也可以用船装载。亚述浮雕中的腓尼基船只有同时装载木材,又拖着木筏的。撒珥根王宫中又有浮雕描绘他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香柏木筏,在河中顺流而下。早至主前二○○○年古德的庙宇工程,已经使用这个办法。约帕是古时最接近耶路撒冷的港口,也是木材最自然的登陆地点。推罗到约帕几达一百哩,约帕到耶路撒冷的陆运距离约有三十五哩。
二17~18 征为徭役的外邦人 有关徭役的征召和使用,可参看二章2节,二章7节的注释。
三1 摩利亚山 提出这地名的用意是将圣殿的场址与献上艾萨克的事件相连(见:创二十二2的注释),即使这关系可能不过是名字相同而已。
三1 阿珥楠的禾场 有关戴维购下这个场地的讨论,可参看:塞缪尔记下二十四15~25的注释。禾场和城门一样都是在法律上特殊功用的地点:谷物在此分配,诉讼在此解决(见:王上二十二10),神亦可能在此显现(见:士六36~40)。禾场一般设在城墙以外的高地,以便大风把糠吹散。初民认为选择在何处建庙十分重要,往往花费很多时间精力来进行。他们又相信神祇自己会指定地点。本段没有描述这种过程,这个具有悠久圣洁传统的场址已经合用。没有求问默示,也没有从神而来的信息指定地点。
三2 年代小注 所罗门即位不久,建筑工程便于主前九六○年代中叶宣告开始。二月初二日时春天雨季刚好结束,年初的节期亦已成过去。该月的初一日大概是月朔的节期,所以到初二日才动工。
三3~4 规模 历代志对圣殿实际尺寸的描述并不完备,并且其中的数字和列王纪上六2(长六十肘、宽二十肘、高三十肘)也有不同。历代志略掉主建筑物的高度,但在第4节指出殿廊的高度是二十肘(新国际本按照七十士译本及古叙利亚文译本;和合本按照希伯来原文作「一百二十肘」)。因此,这尺寸可能是依照地基计算而已。两处经文在用语方面也有不同,但可以用语言随时代变迁来解释。「古时的尺寸」之肘比申命记三11的肘略短。美索不达米亚文献对庙宇的形容旨在把荣耀归给建庙的王,反之,圣经则提供足够数据让读者得以想见(但不足以重新兴建)其建筑物。
三3~4 廊子 殿廊是耶路撒冷圣殿三个部分最外面的一部分。其存在使圣殿设计与泰纳特(Tainat)与叙利亚、腓尼基各地之庙宇的模式相仿。这廊子似乎不是圣殿复合建筑的基本部分,而是附加的建筑。它没有门户,和殿内两室不同。在结构上它和王宫的大院相仿(见:王上七12)。圣殿的主室和至圣所合起来可称「耶和华的殿」,殿廊则可比对传统近东建筑的大型住所附设之院子。
三5 棕树和链子的雕刻 在巨型建筑来使用棕树为装饰主题最明显的例子,可见于心利林年间(主前十八世纪)马里王宫的壁画。棕树是多产的象征,所生的枣是整个地区经济的主要资产和食物来源。链子在列王纪上七17只是用来装饰铜柱的柱头,历代志的版本扩大了其应用。埃及庙宇中柱子的棕树和莲花所代表的概念,是庙宇作为神祇领域之全地的缩影。
三6 巴瓦音的金子 巴瓦音虽然最有可能是地名,其位置却不可考。有人提出此地就是也门以及阿拉伯东北部的理论,但却没有遗址与之牵上关系。这字可能是金子纯洁程度的标准,字本身则可能来自 parim「公牛犊」或 para「果树」。但不论字源学上的背景是哪一个,金子的颜色类似血或果子,都可能是这种金子级数特高的原因。
三7 雕刻基路伯 本节对墙上雕刻的形容,与列王纪上六29对应。这种有翼的活物是神临在的象征,亦绣在圣幕内层的幔子和分隔至圣所的幔子上(出二十六1)。阿贡卡克里默(Agum-kakrime)于主前第二千年纪后期的一个碑文,描述他的捐献和兴建玛尔杜克、萨尔帕尼通(Sarpanitum)二神神庙的事迹。这神庙门上的装饰包括有角的蛇、野牛、狗、蝎子人,和几个邪魔,保护性的拉赫穆邪魔(lahmu-demon)亦在其中。同时代叙利亚达拉泉的庙宇也有很多人面狮身兽和狮子的雕刻。
三8 金子六百他连得 相比之下这么小的至圣所竟然贴了六百他连得(39,600磅)金子,手笔可能过大了。如此大量的黄金比较可能是打成金箔,包在整个圣殿的内墙之上。有关金子数量的比较,可参看:历代志上二十二14的注释。
三9 金钉重五十舍客勒 撇开新国际本的翻译(和合本同),这句难解经文的意思大概是把金制镶饰钉在墙上的铁钉,一共享了五十舍客勒重的金子包裹。五十舍客勒(14.5盎司)若是一口钉子的重量,这钉子就太重了,若是金钉的总重量,钉子的数量就少得不敷应用。
三10~13 基路伯雕像 这些独立的橄榄木雕像充任至圣所保护者和门口守卫之职(参较王上六23~28),和真基路伯在伊甸园的工作一样(创三24)。古代近东庙宇的建筑设计在好几方面,都令人联想到这个园子(作为神明的住处或听政厅)的图像。由树木(通常是棕树)形式之柱子摆列的复合性有翼活物十分普遍,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幼发拉底河上游一带尤然。和至圣所中遮掩约柜的基路伯一样,这两个包金的基路伯也是神临在和某种宝座的象征。古代近东的图像设计对君王和神祇的描绘,经常在其两侧摆列复合性的有翼活物。迦南风暴之神巴力的像往往塑造他站在公牛之上(有关耶和华「乘坐」基路伯,可参较:诗十八10)。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出埃及记二十五18~20的注释。
三14 幔子 按照列王纪上六31~32的记述,所罗门圣殿的两个部分以一扇木门分隔。门上刻了基路伯、棕树、花,并且贴了金子。历代志指出这幔子如何作为第二层的屏障。新约时代的圣殿也是又有门,又有幔子。将圣洁特区从俗世的不洁中隔离出来,是古代庙宇建筑必备的一环。
三15~17 独立的柱子 进一步数据,可参看:列王纪上七15~22的注释。它在圣殿的位置可与示剑、夏琐、推罗的庙宇建筑参较。
三16 安装了石榴的链子 不论是在古代近东文化之中还是在立约的应许里,石榴都是丰饶的象征(申八8)。古代多个浮雕描绘献祭的君王或祭司使用杖头有石榴装饰的令牌。新近出土的一个象牙石榴(大概是这种令牌的顶部),上面用希伯来文刻着「主之圣殿是属」一语,显示它为祭司所用。
四1 铜坛 用青铜制造雕塑品似乎首现于王国时代。这个供献祭用的正方形平台每边长三十呎,下面几层形成上坛的阶梯。这坛和其他祭坛一样,也是「神的桌子」之象征。祭物放在坛上,为神所赐与的丰饶表示感谢(见:王上八64;王下十六14)。鉴于这平台和祭坛的巨大体积,它很可能不是整块铸成。它大概是用木制成,外面以青铜包上(参较:代下六13所形容的小坛)。
四2~5 铜海 从撒珥根二世年间(主前八世纪)开始,亚述浮雕已有「铸成之铜海」(见:王上七23~26)的对应例证。浮雕描绘两个巨大的釜锅,架在牛像的前腿上,安置在穆萨西尔(Musasir)城的庙宇前面。其实际功用与圣幕的盆子(出三十18~21)与第6节的十个盆子相仿,都是供祭司洗濯用的。此外,又有人提出它有象征性的意义。它的十二只牛象征十二支派,其庞大的体积(圆周达四十五呎)则令人联想到耶和华的角色,是创世之神和地上混沌大水之主宰。如此,耶和华便凌驾于代表海洋和风暴的迦南神祇雅姆和巴力,以及巴比伦神祇玛尔杜克之上(见:诗二十九10,一○四1~9;赛五十一9~10)。
四6 盆 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正是用来支撑这一类盆子的青铜盆座,来自主前十二世纪。盆座有轮子,并以有翼的复合性活物为装饰(见:王上七29)。
四7 灯台 十个金灯台(见:王上七49)和圣幕的一个灯台(出二十五31~38)有很大的分别。它大概是圆柱形,木制,包以金叶。这些灯台放在殿内两侧,燃点的光芒和反照的金光加强所罗门圣殿和神临在本来已有的光辉和荣耀(其他经文提及这些「所定的」物件之例证,见:耶五十二19;代下十三11,二十九7)。这些陈设加上桌子、香坛或炉子,使这地看来有「耶和华之家」的感觉。
四8 桌子 有关桌子和陈设饼功用的进一步数据,可参看:利未记二十四5~9。
四8 金碗 列王纪上七50也有讨论这些金碗,但提到其数是一百的却是历代志。其确实用处不明(NIV:「洒用的金碗」),但可能是用来在盆中取水(6节),也可能是用来盛载祭牲的血(见:出二十四6、8,二十七3)。
四9~10 院子的设计 这个腓尼基形式的三分布局,也出现在叙利亚西北部达拉泉的庙宇中。如此圣洁特区就能规限为祭司专用,与圣殿复合建筑中可能与世俗建筑物毗邻的部分,清楚分别出来。
四11 盆、铲、碗 这是户兰所造之法器清单中的最后几样,与献祭和烧香有关。但遗址的挖掘出土的对象包括香铲(见:利十六12~13)。盆用来装香坛的灰,碗则是盛祭牲之血的(出三十八3;民四14)。这一切的专用器具,都是特别为使献祭剩余之物,能够得到适当的处理而设的。坛灰不得清除,血不得正确的收集和使用,祭坛和圣殿就不能保持洁净。
四16 肉锸子 考古学家发现好几个大型的叉子,可能就是历代志所述的肉锸子(它被包括在出二十七3;民四14的总目中)。按照利未记七28~36的规定,祭牲归给祭司的部分是右腿和胸。但王国以前示罗的神殿,却发生过祭司从公用的釜中抽取祭肉的事故(见:撒上二13的注释)。
四17 地理概况 按照乔舒亚记三16;列王纪上四12,撒利但位于约但河东,死海和加利利海中间的「约但平原」上。其确实位置未有定论,但扎伊尔迪叶遗址和默克伯拉遗址(Tell el-Meqberah)都是有人提出为可能的地点。疏割位于代尔阿拉遗址,大约在雅博河以北一哩,约但河以东三哩之处。遗址找到了这个时代的文物。遗址的顶部约有一个美式足球场大小,即一又四分一英亩。这是一个很小的村落,从事冶炼青铜的工业。
四21 灯台上的花 出埃及记二十五31~40,三十七17~24更加生动的描绘灯台上的花朵(杏花)设计。米吉多出土的一个灯台,和在阿斯兰塔什发现的小型柱子上面,都找到以花朵为题材的类似设计。在迦南和埃及的装饰中,莲花图案也很普遍。这设计的用意可能是表达恒久之丰饶,提醒人与神所立的约。
四21 灯盏和蜡剪 历代志所列的金制神圣用具,又包括安装在多干灯台之上的灯盏,以及在灯台和香坛之间搬运火炭的炭夹(和合本:「蜡剪」;见:王上七49;赛六6)。这些炭夹或许又可以用来取出熄灭了的灯芯,并在点燃后放回原处。即使是夹子或蜡剪这等粗用的器具,也是包了「精」或「纯」的金子,可见它在祭礼仪式中的重要性。
四22 镊子 镊子的功用是整理浮在灯油中的灯芯(出二十七20),使之不会爆出火星或不能点燃(见:赛四十二3)。祭司的日常事务之一是照料灯台(出三十7),镊子能够保证仪式不会受到不必要的妨碍,灯盏也不会突然熄灭(赛四十二3,四十三17)。然而这个希伯来字眼甚为罕见,部分学者把它译作「乐器」。他们的根据是美索不达米亚文献和亚述浮雕,都描绘庙宇仪式和「神明用膳」使用音乐伴奏。
四22 调羹和火鼎 本节和列王纪上七50用来形容火鼎的字眼,是两种火斗的其中一种──本段所述的有一长柄(见:利十1;民十六6)。香和热炭可以置于火鼎之中,香熏全室或祭坛各处。昆兰文献提到将火运入圣殿用的是这种火鼎。埃及新王国时代的绘画描述驱邪仪式和游行都会使用长柄的香炉。调羹则是用来为灯添油,或为香坛或香炉加香(王上七50)。
五1~七22
所罗门献殿
五3 七月节 历代志只有月分的数目,没有记载其名字:以他念月。有关这个秋季月分的讨论,可参看:列王纪上八2的注释。通用的历法之中有一个只用数字,不用月分名称。本节所指的节期是住棚节。
五12 细麻布衣服 细麻布虽然通常是祭司专用的衣料(利六10,十六4),在这特殊场合中,利未人和乐师都是全体身穿细麻布衣服。祭司服饰所用的细麻是自埃及进口;细麻在当地也是祭司特有的料子。天使所穿的也被形容为细麻布衣服。
五12 乐器 钹、瑟、琴、号都是当时典型的乐器。早至主前第三千年纪,已经出现在古代近东的文献、浮雕、绘画之中。至于本节之中,哪个希伯来字眼当译作「瑟」,哪个当译作「琴」,专家仍然未有定论。和合本译作「瑟」的,是个十弦的乐器,学者相信「琴」则弦数较少。两种乐器都是手提的,框用木制。钹是用青铜制造的敲击乐器,惟一未能确定之处是其大小。号不是其他经文中那些用羊角造成的号角。当时军事和崇拜仪式,都有使用喇叭形的管状号角。埃及浮雕和出土文物都有例证。例如法老图坦卡门的墓中,就有一个这样的乐器(长度几达两呎的银号)。
六12~13 祈祷的姿势 所罗门最初的姿势,在第12节和列王纪上八22是站着高举双手,掌心向上,向会众发表演说,为圣殿作出奉献祈祷。列王纪上八54暗示所罗门于某时开始跪下,历代志下六13提供了这个细节。美索不达米亚史料中之咒语祈祷,如以伊施他尔为对象之祈祷,暗示祈求者是俯伏于地,并且仪式化地高举双手。赫人史料也显示相似的姿式和手势。君王领祷并不罕见,但祷文是预先作好还是现场自发却难以断定。
六22 起誓在司法程序中的角色 有关誓言应用之背景,参看:申命记一9~18的注释。起誓在古代近东的法典中颇为普遍,偷窃案件和财物受损的案件都见得着它。它又出现在条约缔结的程序中,神明被呼召来见证所达成的协议。
七5~7 献祭的数目和种类 燔祭、素祭、平安祭都在此提到了。有关平安祭和食用祭肉之前先烧脂油的讨论,可参看:利未记三1~5的注释。有关素祭的规条则可参看:利未记二1~3,六14~23的注释。圣经没有明言所献的祭牲有多少是燔祭(全牲在坛上烧尽),有多少是平安祭(其肉在祭筵中食用)。出席者参与宗教性团体筵席时所吃的肉,似乎大部分都是所罗门王所提供。本节的数字虽大,与古代近东文学中其他的数字相比,却没有超出比例。主前八七九年亚述王亚述纳瑟帕二世为自己在首都迦拉所建的王宫举行奉献宴会时,就供应了羊五千只、羊羔和牛各一千只、鹿五百只、羚羊五百只、鸟三万四千只、鱼一万尾。
七8 从哈马口直到埃及小河 有关所罗门王国的版图,可参看:列王纪上四21的注释。哈马口(埃卜拉文献称之为埃玛图)最有可能是位于奥朗底河发源地之一,今日名叫莱布韦的地方。这是哈马地的南界,因此亦是迦南的北界。这个位于大马色以北四十五哩的地点,是帝国的北角。埃及小河就是阿里什干河。
七12~22 神的回应 神本段的话语有好几个可圈可点之处。首先,神没有按照古代近东的惯例,在建殿之前选择地点(见三1的注释),祂彰显拣选是在献殿之时。第二,圣殿虽被形容为神临在之处,祂在第14节依然坦言祂要从天上垂听他们的祷告。然而第三,祂的名、祂的眼、祂的心仍必在这殿中。「名」是祂「己」的延伸。眼代表数据的搜集,因此是「知道」的意思。现代人一般以「心」为情感之所在,与逻辑和理智相对。但对希伯来人来说,心同时是感情兼理智/才能的核心。相关之闪族语言如:乌加列语、亚兰语、亚喀得语等,亦有相同的用法。有关庙宇观念方面的资料,可参看下一条的注释。神将会在殿中垂听的祷告并非来自每星期固定的祈祷聚会,而是与燔祭一同献上(国家性、君王性、祭司性、个人性)的祈求。最后,按照古代近东的想法,圣殿所面对的危险与疏于尽职之人是相应的。促使神明离弃自己庙宇和城市的罪行,通常是疏于履行礼仪上的责任。神在此警告以色列不得转离律法。律法虽然包括礼仪,却比它广泛得多。
七16 古代近东的庙宇观念 本段将圣殿视为地上神能力的容器。祂在此观看世事,也在此行事(情感和决定)。古代近东视庙宇为全地的缩影。它若非代表宇宙性的大山(美索不达米亚),就是代表万物所出自的原始山丘(埃及)。它是一座宫殿,与神祇在天上或圣山上所居的殿宇对应。他们相信神祇是在庙中代表他的神像「里面」,但偶像不是神明(有关偶像的进一步资料,见:申四的注释)。
八1~18
所罗门的成就
八2 希兰所赠的城邑 列王纪上九11记述所罗门将加利利地区的二十座城,转让给推罗王希兰的经过,可参看其注释。本节所指的如果是相同之城镇的话,希兰把它归还可能有好几个理由。但所指的若是另一个事件的话,则圣经没有提供任何关于这些城市之位置,或转让背后之协议的数据。
八3 哈马琐巴 在较早的经文中哈马和琐巴是两个不同的地区(见:撒下八的注释),但到了所罗门时代却似乎归在同一统治者之下。这两个地方都在所罗门王国号称拥有的领土极北的边界上。前往这地区的远征军大都只会是安抚性或示威性的军事行动,就如美索不达米亚的君王亦自称率军远征「直达大海」。哈马以牧草著称,后世的亚述诸王以它为放牧战马的中途站。所罗门也是如此使用这地,亦不无可能。因为他也是从库厄进口马匹(见一16的注释)。
八4~6 建筑工程 有关所罗门的建筑工程,可参看:列王纪上九15~19的注释。达莫是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北部之间商道之上的绿洲帕珥米拉(约在大马色东北125哩之处)。把守伯和仑山隘的是伯和仑双城:上伯和仑(贝特乌尔福卡,位于基遍西北约二哩)和下伯和仑(贝特乌尔塔塔,再往西北约一哩半,海拔高度却低约1,000呎)。这山隘通往的亚雅仑谷(亚马拿文献称为艾雅隆纳)是山地和沿海平原之间的主要通道。有学者认为伯和仑是亚马拿书函中的比特宁努他。学者一般认为巴拉就是基列耶琳或邻近的某个遗址,在耶路撒冷的东面(书十五9,十八14)。此地列为犹大境内的城邑(书十五60)。其遗址虽普遍认为是耶路撒冷西北偏西九哩的阿札尔遗址,却没有考古证据或经外材料的支持。如此大兴土木的作用是增强防御工事,在主要的商道上设立站口,并在边疆地区实际执行所罗门的辖权。
八7~10 强逼劳工 有关使用外侨(寄居的)参与徭役(服苦)工程的讨论,可参看:历代志下二2、7的注释。
八13 安息日、月朔、一年三节 历代志下二4也列出了每星期至每年一度之主要宗教责任,与本节相似。有关三个一年一度之节期的讨论,可参看:申命记十六1~17的注释。
八17 以旬迦别和以禄 以旬迦别是亚喀巴湾头的港市。它可能是克莱费遗址(部分学者认为这是以拉他),也有可能是在法尔昂岛(珊瑚岛)上,这是本区惟一具有海港遗迹的地点。水下考古工作为第二个看法提供支持的证据,巨墙、码头(但不属铁器时代),和少量铁器时代的陶片,都在发现之列。研究发现了这港口为埃及船只所用,并且建筑人工海港所用的科技,与腓尼基的推罗所用的相似。以禄是亚喀巴湾北岸的村镇,红海和阿拉伯航运以之为商港。
_
珊瑚岛上塔楼的古老地基
八18 俄斐 这国供应大量的珍奇木材和宝石(王上十11),并且是黄金的产地或市场(王上九28)。在圣经以外只有卡西勒遗址一个碑文(主前八世纪)提到过俄斐,但对于考证其位置并无帮助。学者提出阿拉伯、印度,和非洲的索马里(Somali)都有可能是俄斐的所在。
九1~12
示巴女王
九1 示巴 学者对示巴地点的看法大都是阿拉伯半岛的西南角(可能是也门)。这地点十分接近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商道,红海的航运又使之与非洲和印度发生联系。早在主前第二千年纪中叶,示巴已经和叙利亚─巴勒斯坦有接触。所罗门在亚喀巴湾的贸易中心兼海港以旬迦别所带来的竞争,可能对示巴的骆驼商队构成威胁。这地区的统治者想要和这个日益强大的商业强国建立友好关系,是很自然的事。圣经没有提到这位女王的名字,但亚述在主前第一千年纪初叶与阿拉伯的接触,也是经常要与手握大权的女王打交道。她可能是女王,也可能是王后,受丈夫所派主持这个重要的外交使命。一千四百哩长的旅程,需要多个星期的跋涉才能走完。
九1~4 考问智慧 较量智慧是古代近东文学的常见题材。它在巴比伦文学中以寓言的形式出现,以动物或植物为竞争者。即使是苏美时代的文学,已经反映了辩论的竞赛,其目的是较量哪一方最有智慧。君王具有智慧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这是成为君王的自然现象,但通常亦归助于神明的赐与。亚述巴尼帕不但夸耀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更夸耀自己的专门技能,和与学者辩论的能力。他把赐下丰富智慧的功劳,归给神祇沙马士和阿达德。智慧的证据包括重建城市和庙宇,发展未用之地,筑造水利工程,督导宗教礼仪的奉行。这些行动大部分可被视作敬虔的表现。
九4 席上的珍馐美味 表现极端财富的方法之一,是御桌之上所展示之食物的数量和种类。能够与王同席是个殊荣,可以同时招待的人数则是其权力的表现。这宴会更在人间与美索不达米亚史诗(如:《亚达帕的故事》)之中经常出现的神明筵席对应。泥版所保存的众多古代菜谱,足证古代近东的御宴所供奉的是款式繁多而精美的高级菜肴。
九4 群臣分列而坐 所罗门政府的大小和他王者的权势,从定期与他同席之人的数目就能估计出来。再者能够长期供养这些人,也是王国富足的表现(见:王上十八19中耶洗别供养四百五十名巴力的先知,以及四百名亚舍拉的先知)。
九4 仆人和酒政 所罗门侍从之多,其官服之华丽,鲜明地向示巴女王和一切人等证明了他的富强。并且显示与以扈从人数多寡来衡量势力的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宫廷相比,所罗门亦毫不逊色。
九9 一百二十他连得金子 示巴女王所带来的礼物,包括了重量几达八千磅(四吨)的金子。这么大的数目形容为朝贡,或建立合伙生意关系的股份可能更加贴切。按照列王纪上九14,得自推罗王希兰的也是同样的数量。有关金子数量的资料,可参看:历代志上二十二14。
九9 香料 示巴应该是座落于运输乳香和没药的主要商道之上,在价格上两者都可与黄金相提并论。香料贸易的证据,可见于描绘女法老哈苏雪远征埃及南部之鹏特(Punt)的代尔巴哈里(Deir el-Bahari)浮雕上。此外,香油、香剂、药用或熏尸用的物品,也是循这些商道运输。对君王的宝库而言,这是最合宜不过的礼物。有关乳香的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利未记二1的注释。有关香料的进一步资料,则可参看:出埃及记三十23~24的注释。
_
哈苏雪远征鹏特的浮雕
九9 宝石 在米吉多、基色、以旬迦别的挖掘发现了大量的宝石贮藏,其中包括了红玉髓、玛瑙、条纹大理岩。雕刻为印章或首饰的宝石则在腓尼基的遗址,以及乌加列、比布罗斯出土;并且很多遗址都发现了块滑石(steatite)或釉陶(faience)制造的埃及圣甲虫。古代近东的人相信石头(包括各种宝石)具有驱邪的价值,能够保佑人不受灵界势力之害。主前七世纪的一本亚述手册记载了一系列的石头及其「功效」──从转离神明的怒气到避免偏头痛都有。某个祭礼文献又列出了十二种宝石和准宝石,可以用来制造护身符,当作项链穿戴。此外形貌特殊的非宝石,亦因为可以用来拼砌马赛克镶嵌画而备受珍视(见:代上二十九2的注释)。
九10~11 檀香木 有关这个品种之杜松木,以及它和列王纪上十11~12中的紫檀木之关系的讨论,可参看:历代志下二8的注释。
九11 琴瑟 很多种木材都能制造琴瑟,但木材不同,音质也有分别(见:代下二8的注释中有关檀香木和杜松木的讨论)。米吉多出土的一块象牙牌匾(主前十二世纪)和钱币上有瑟的图画。很多地方都有琴的踪迹,包括兰塞二世年间(主前十三世纪)埃及一个盲人琴师的浮雕。有关琴瑟的进一步资料,可参看五章12节的注释。
九13~31
所罗门的财富
九13 金子六百六十六他连得 这是惊人的数量,约等于二十五吨黄金。参考亚述年表中的贡品总目,大概是对照的法子之一(圣经说西拿基立向希西家索取三十他连得〔几乎一吨〕金子)。这数字显示所罗门具有庞大的贸易网,其入息远超大部分国家(见:王上九14、28,十10的数字)。有关金子的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历代志上二十二14的注释。
九15~16 金盾牌 这五百个「锤出来的金子」(这用语在圣经中只限于描述这些盾牌)制造的挡牌和盾牌是专为在典礼中使用而设,它又有展示所罗门财富的作用。挡牌的重量是七磅半,盾牌则含有三又四分之三磅的金子。列王纪上十四25~28,示撒劫掠耶路撒冷的史事曾经提到过这些盾牌,又提到制造铜盾牌取代它们(很明显是经济状况改变的表示,距离以色列的「黄金时代」更是远了一步)。考古学家的挖掘提供了好些在仪式中供展示用的兵器(如:在吾珥出土的金刀和金斧)。古代近东的文物只有铜制的盾牌,金制的则至今未曾发现。但撒珥根二世在乌拉尔图所掠对象的总目,却包括了六个金盾牌,每个的重量据称超过五十磅。
九17~19 宝座 所罗门辉煌的宝座至少在材料和结构上,足与腓尼基媲美。塞浦路斯的萨拉米斯(Salamis)第七十九号古墓出土的主前八世纪象牙宝座,是例子之一。按照腓尼基王阿希兰石棺的雕刻,他所坐之宝座两旁为有翼的狮子。
描绘西拿基立攻掠拉吉(主前701年)的浮雕中,更包括了几个盛饰的宝座。正如乌加列的《巴力史诗》所形容的一样,所罗门的宝座也是高举于一切之上,显示他大有权势的地位。他的金脚凳在乌加列也有对应的例证。其意思是只有王才能悠闲地坐下,他的威信和全地惟他是属,使他一无所惧(有关约柜为耶和华脚凳的讨论,见:代上二十八2的注释)。
_
拉吉浮雕上西拿基立的宝座
九20 利巴嫩林宫 有关这王宫的形容,可参看:列王纪上七1~12的注释。金盾牌在此展示(15~16节),其他较实用的兵器又储藏于此(赛二十二8),显示这宫殿兼具君王住宅和军火库的双重功用。
九21 船只 这种称为他施船只的大型货船,似乎是红海和阿拉伯沿岸贸易所用的某种船只(见:赛二16)。历代志在此描述这些船只的目的地是他施(按照杰里迈亚书十9是贵金属的产地,按照以西结书二十八13则出产宝石;其位置大概在地中海西部,可能是迦太基或西班牙西南部)。这些船只能够大为扩展所罗门的贸易联系,并且暗示他和腓尼基人可能在商业上有更广泛的合作。有关船只的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列王纪上二十二48的注释。
九21 象牙、猿猴、孔雀 所罗门的通商企业不但带来了大量的金子,更从远方将奢侈品运来以色列。「象牙、猿猴、孔雀」只在本段出现,在希伯来语中大概是与外语谐音的借词。例如学者不能肯定第三个字眼应该译作「狒狒」(NIV)还是「孔雀」(和合本)。主前十一世纪至十世纪的亚述君王亦喜爱夸耀自己所收集的珍禽异兽,猿猴更是经常被特别提及。
九25 屯车的城邑 战车每辆一般需马三匹,两匹拖拉,一匹后备。三匹马照例同厩,是以一万二千匹马(和合本:「马兵」)和四千马棚正合比例,表示战车马队共有四千辆。然而,按照列王纪上十26,所罗门战车共有一千四百辆。这战车数目虽大,却及不上主前八五三年西方列王于夸夸之役迎击亚述时,亚哈所派遣的二千辆战车(见:王上二十二1的注释)。主前十三世纪时,赫人及其盟邦集结了二千五百辆战车,在加低斯之役中迎战兰塞二世。本节明显表示所罗门在边境上所派驻的兵力,不但足以保卫国土,更有突击部队能够迅速执行报复性或讨伐性的军事行动。
九29 史料 总结所罗门统治的对应经文,记于列王纪上十一41~43(有关王室年表的资料,可参看该处经文的注释)。然而历代志所列的数据源尚且包括了两位与所罗门同时代之人的著作。他们是先知拿单和亚希雅。先见易多的默示书是第三个史料,所指的可能是历代志下十二15。
援引这些书卷的目的,一方面是显示历代志的著作是基于多个书面和口头的史料,另一方面是作者为有意的读者,指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角度。
十1~十二16
罗波安的统治
十1~2 年代小注 这些事件的发生日期大致肯定是主前九三一年(见十二2的注释)。
十1 示剑 选择示剑作为高峰会议的场地暗示两件事实:(一)罗波安在政治地位上比戴维弱;塞缪尔记下五1记载各支派的首领来到戴维的首都希伯仑,承认他的王权。(二)此地位于与前王国时代之领袖乔舒亚(书二十四)息息相关,并在祭仪上作为耶路撒冷竞争对手(见:王上十二25的注释)之地区的心脏;在这里举行会议使罗波安进一步陷于不利处境。罗波安离开自己的权力中心前来此地,其实是冒了很大的险。会议地点的选择,已经为他在谈判之时缺乏洞察能力和政治手腕下了伏笔。
十4 所罗门严厉的徭役制度 波斯王古列所举敌手巴比伦王拿波尼度的罪状之一,是「强逼」百姓「服苦」。同样,以色列长老亦要求罗波安的政府削减苦役。美索不达米亚典籍也有新王宣告默沙隆(mesharum)法令,解放一个阶级之奴隶,或减轻一城或一区的赋税的先例。各支派的不满是有根据的,若不妥协,就不能维持王国的统一。
十6~8 老年人 王室或政府的「新人」、「旧人」(即最近升级为王的顾问,和已经服务多年的人)之间,似乎有分裂的迹象。「老年人」代表所罗门年间已经在职的人。他们若非王亲(王同父异母的兄弟,或堂兄弟、表兄弟等,如:撒下十三3之乔纳达),就是政府的官员。新人大抵是罗波安自己的堂兄弟或同父异母兄弟,年龄与他相若。苏美史诗《吉加墨斯与阿卡》中也有一个类似的场面。吉加墨斯咨询意见时也是先问老年人(他们反对作乱),再问城中的年轻人(这些人组成军队,赞成叛乱)。在此得采纳的也是年轻人的意见。
十11 鞭和蝎子 鞭被用来驱策奴隶、牲口,或作为酷刑工具已经有悠久的历史。部分学者认为蝎子是鞭的一种,鞭梢附有金属或玻璃的碎片(罗马人称之为「蝎子」)。然而至今为止,挖掘、浮雕,或罗马时代以前的文献,都没有这种鞭子的左证。但是一个亚喀得文的字眼总目将铜蝎与奴隶的铜镣并列,因此,亚喀得文的学者暂时把它鉴定为笞端的金属倒刺。
十16 以色列和犹大不稳定的联邦 北方支派在示巴之乱时已经响起过这个号召呼声(见:撒下二十1的注释)。以为以色列十二支派视统一为自然或当然的趋向,是很容易有的误解。实质上他们是十二个独立的部族单位,具有很多使他们分裂的因素。戴维和所罗门年间的统一,不但发生在富强的年代,更是高度的技巧和极大的努力的结果。然而将这些政治实体联结为一的因素只有一代的年日,以色列和一般的酋长国(如:扫罗在以色列支派中组织的国家)一样,仍然过度依赖领袖本人的魅力。酋长国和帝国都有些微不和便土崩瓦解的倾向。如今北方众支派一旦了解犹大支派和戴维家无意与他们妥协,容许他们扩张自治,减轻赋税,统一的代价和南北双方观点的歧异,便成为了分裂的导火线。
十18 用石头打死 有关石刑作为处死方式,可参看:申命记十三10的注释。哈多兰之死就像革命或暴乱的第一响炮。掌管公共工程者(包括负责巨石的搬运工作)竟然死于乱石底下,几乎可说是因果报应。
十一1 十八万战士 对犹大和便雅悯支派来说,这是极大的数目。美国独立战争自始至终美方联合军队的总和,才大约与这人数相等。现代对当代总人口的估计,显示南国人口不会超过三十万。按照主前九至八世纪新亚述帝国的记录,亚述军队的人数从大约四万五千人(撒缦以色三世)扩大到超过二十万人(西拿基立在位)。在夸夸之役,西方十二国联军以六万大军迎战撒缦以色。赫人帝国军队人数的最高记录是五万名(主前十三世纪加低斯之役)。上述几点显示这些经文译作「千」的字眼(和合本之「十八万」,原文作「一百八十千」),应当采取另一个字义,译作「部队」或「分队」。有学者提出每宗族可能各自派兵参战,部队人数没有一定,而是按宗族人丁数目而定。随着历史的发展,部队人数才以一千为标准,但这时每队的人数可能远不及此。
十一2~4 先知有关战事的默示 这是以色列前古典预言时代,先知所扮演的角色与古代近东其他地方的先知十分相像(见:申十八14~22的注释)。他们最常处理的问题之一,是军事行动的可取性,本段是例子之一。由于时人相信神的参与是军队成功的要素,事件发生的次序必须从神下达作战命令开始。在亚述的王室碑文中,这种神明的命令几乎可算是模式化的一部分。此外,交锋的时间和战略等事务,求问神旨也十分重要。然而默示有时却是不请自来,或出乎意外来到的。马里文献中有一个例子描述心利林王梦中得到警告,不可参与某场战役。
十一5~12 犹大的坚固城 名单所列的都是犹大境内的城市,除亚多莱音(现代之杜拉〔Dura〕,位于希伯仑西面三哩)之外,全部都曾在经外史料中提及(例如:示撒侵略的记录,见十二2)。这些城邑形成耶路撒冷山地的内部防线。它们南北分为四组,在战略性的据点防守主要的通路和大道:(一)伯利恒、以坦、提哥亚、伯夙把守东面的疆界;(二)梭哥、亚杜兰、迦特、玛利沙把守西面;(三)南面的防线包括拉吉、西弗、亚多莱音;(四)琐拉和亚雅仑似乎是西北面的堡垒,希伯仑(戴维的旧都,撒下二1)则可能是集结军队的基地,或西南两区的中心地带。考古研究对于罗波安修筑工程的所在不能提供什么帮助。只有少数几个遗址(特别是拉吉)显示有防御工事的痕迹。
十一11~12 坚固城的储备 罗波安坚固城内的防营必须储备充足的粮食和兵器,才能成功地戍守边界。马里文献的行政总目详列了军队十日、十五日,或一个月所需之粮食、油、酒的数量。历代志只是简单概述所需的资源(但没有说明分量或多久才补给一次)。
十一15 公山羊和牛犊偶像 有关牛犊偶像的资料,可参看:列王纪上十二28的注释。公山羊偶像大概是指类似羊人,经常在野外或无人居住之地出没的鬼魔。旧约只提及过它们几次,并且现有的古代近东史料也没有对应的案例。
十一22~23 以王子为行政官员 训练太子和其他王室成员的办法之一,是任命他们为行政官员。亚比雅的情况更可能是与父王罗波安共同执政(见二十一2~4)。埃及的记录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年表,亦经常形容王子被指派为总督或地区性的行政官员(例如:参看亚述王桑希阿达德任命儿子雅斯马阿杜和伊施默大甘〔Ishme-Dagan〕治理王国的某些部分)。
十二2~4 示撒 示撒自己的记述刻在位于卡纳克(又名底比斯)之亚孟神(Amon)庙宇复合建筑的墙壁上。这记述列出了他自称攻取的一百五十多个城市的名字,又模糊地提到在叙利亚地所收取的贡物。名单中没有提及耶路撒冷,所记的地点以色列南部和北部的都有。示撒以迦萨为基地,派遣几支军队穿越尼革,主力则经萨非拉前往耶路撒冷。在当地转往北行,穿过中央山地,经耶斯列平原直达米吉多,然后顺着大干道沿海南行。行程表亦记载他曾在外约但进行劫掠,东渡地点是亚当城,转往西行后向伯珊回师。考古学家在名单中很多个城镇找到了在时间上符合当代的毁灭层。
_
在卡纳克神庙的示撒城市名单
十二2 年代小注 按照埃及的史料,示撒执政和第二十二王朝的创立发生在主前九四五至九二四年之间。罗波安在主前九三一年继位为王,他在位第五年就是主前九二七年。很合理地发生在所罗门驾崩,王国分裂之后。
十二3 路比人、苏基人、古实人 埃及军队包括了征自埃及西疆和南疆地区(吕彼亚、努比亚)的兵员。由于示撒本身是路比(又译吕彼亚,今名利比亚)人,携同本族的部队出征是很合理的行动。史料更显示他曾在努比亚指挥作战,这些人大概是被强逼参战。苏基人没有在其他经文中出现,但主前十三、十二世纪的埃及史料(称他们为朱克坦人〔Tjukten〕)却提到他们与路比人有关。战车一千二百辆可与当年所罗门的兵力相比(见:王上四26的注译)。
十二9 示撒的战利品 很多为圣殿制造的金器银器都被当作贡物掠去,免得耶路撒冷被毁,著名的金盾牌(见九15~16的注释)也在其内。示撒报称献给他神庙宇的两百吨金银,绝大部分都是本节的宝物。
十二13 罗波安的母亲 所罗门娶了很多国籍的女子,亚扪人也包括在内(见:王上十一1),因此罗波安的母亲拿玛是亚扪人也没有什么不正常之处。她的婚姻很可能是两国政治联盟的代表。圣经经常提及犹大王母亲的名字,很可能表示太后一职很具影响力(见:王上二19的注释)。
十二15 史料来源 先见易多除本节所述的史记以外,尚有其他作品(代下九29,十三22),但这位先知却没有在任何圣经记述中提及。先知示玛雅的著作可能是另一本经外历史,历代志的作者概述史事时,曾经参看本书。示玛雅是警告罗波安不可发动内战,并在示撒入侵时劝他悔改的那位先知(见:代下十一2,十二5)。
十二15 南北两国的战事 两国之间没有全面性战争,但不断发生边境冲突,直到约沙法年间为止(王上二十二44)。然而这些冲突所构成的骚乱和流血,依然足以不断消耗双方的人力物力。在较小的规模上,它亦可与塞缪尔记下二12~32戴维和伊施波设之间的争斗相比。
十三1~22
亚比雅的统治
十三1~2 年代小注 这是本书首次对照以色列和犹大君王的年分(见:王上十五1)。然而不同于列王纪的作者,历代志只限本段使用这个纪年的程序。按照耶罗波安是在主前九三○年登基,亚比雅是在主前九一三年开始作王。
十三2~20 亚比雅和耶罗波安之间的战争 战场洗玛脸山的位置至今未能完全确定,但学者一般认为是在伯特利附近。最为人所知的一个是拉斯塔胡内(Ras et-Tahuneh)。亚比雅的措词表示他有意重新统一南北两国,即使要动用武力,也在所不惜。这场战争是对阵会战,不是围城而攻。历代志所列的军队人数往往大得出乎意外,本段亦不例外(一百二十万人);但在古籍之中这并不是最大的数字。希罗多德记述亚哈随鲁(希腊史称薛西)率领五百万大军进攻希腊,被指斥为极度夸张。相比之下,美国内战的盖兹堡(Gettysburg)之役(西半球最大的一场战役)双方军队的总和也不过是十六万五千人而已。此外,北国若是一战丧失五十万人的话,这场战事就是史上伤亡最惨重的几场战役之一了。按照古代的史籍,亚述王阿里克登伊利(Arik-den-ili)自称杀人二十五万四千。次他一等的西拿基立,则宣称在哈卢勒(Halule)一场战争中,杀敌十五万名。第一场索姆战役(First Battle of Somme;主后1916年,法国),同盟国军队的阵亡人数是六十二万三千人。这场战争打了六个月,《金氏世界纪录》(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列为古往今来死伤最大的战事。盖兹堡之役双方阵亡人数是五万,只有本节数字的十分之一。罗马人和匈奴人(Huns)在马恩河畔之夏农(Chalons-sur-Marne)所打的一场战争(主后451年,法国),是古代历史中伤亡最重大的战事之一,阵亡人数是二十万人。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十一章1节的注释。
十三5 盐约 古代近东天气炎热,盐是人畜维生的必需品,又是主要的食物防腐剂(马里文献形容它作为商品的价值)。立约或结盟的典礼经常用盐来象征条款有长远的效力。巴比伦、波斯、阿拉伯、希腊文献,都证实了这个象征性的用法。同样,在圣经之中,主和以色列所立的约,也称作盐约──即长久保存的约。建立协议的盟友通常会共享筵宴,以盐腌之肉为主菜。故此,献祭中用盐是个合适的备忘物,令人不忘盟约的关系。再者,盐有妨碍发酵过程的功用,而酵是悖逆的象征,所以盐自然就成为防止悖逆的代表。
十三8 金牛犊随军 军队携同神像前往战场有很多的先例。神圣战士的主题描述己方的神祇与敌方的神祇作战,把他击败。军队经常携同神祇的纛或偶像,以象征其同在。主前九至八世纪的亚述君王经常提到神明的纛率领他们。约柜是耶和华的纛,代表主在以色列人面前开路,带领他们的军队进入迦南。这概念与神明加添君王武器的力量,在他面前或身旁作战的亚述信念,并没有很大的分别。古代近东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有祭司、占卜者(可见于马里文献)、先知(王下三),与手提的圣物(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之年表〔主前858~824年〕)同行。这样,神明才可以在战场上被人求问,或被召唤来领导军队得胜。
十三11 祭司奉行的仪式 有关这些礼仪活动的资料,可参看:利未记六8~13;出埃及记二十五23~30的注释。
十三19 犹大所攻取的城镇 伯特利是耶罗波安的南方祭仪中心,攻取它是很大的功劳。接下来的经文清楚表示到了耶罗波安二世和先知阿摩司的时代(摩七10),这城已经回到以色列的掌握之中。伯特利附近的耶沙拿位于耶路撒冷以北十七哩,按考证是布尔吉伊萨内。以法拉音(书十八23作「俄弗拉」)一般相信是伯特利东北四哩的泰伊贝。南国因这场胜仗控制了从犹大进入以色列的两条大道。这两条路在伯特利的两旁北行,并于示罗南面不远会合为一。所攻取的土地面积约有二十平方哩。
十三22 史料来源 「先知易多注释」大概出自历代志下九29,十二15所述之同一位先知的手笔。这位先知的名字只在提及这些史料之时出现,这一点很是奇怪。他没有在任何圣经记述中提及。
十四1~十六14
亚撒的统治
十四3 外邦神的坛 所罗门为外邦妃嫔提供的服务,包括容许她们祭祀自己神祇的祭坛和神庙(见:王上十一5~7的注释)。亚撒所毁的可能有一部分就是这些祭坛。
十四3 邱坛 有关邱坛的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列王纪上三2~3;申命记十二2~3的注释。
十四3 柱像 立起来的石头(mas]s]eboth)显然是迦南宗教普遍的特色,但在以色列的立约仪式中,亦以纪念碑的姿态出现(见:出二十四3~8;书二十四25~27)。它与亚舍拉和巴力等迦南神祇有关,对耶和华崇拜构成竞争和损害,是它遭禁的原因。考古学家在基色、但、夏琐、亚拉得都发现了柱像。后二者的柱像都明显是在圣洁特区之内,是这些地方之祭仪的一部分。夏琐出土的柱子刻有高举之手和日轮。但城的柱像设于城门,并能清楚看见有献上还愿祭的痕迹。
_
但城发现柱像的位置
十四3 木偶 迦南人的崇拜和以色列人在邱坛和城内神庙进行的混合宗教崇拜,其共通之处在于亚舍拉柱的竖立(和合本:「木偶」)。究竟它不过是象征树木的木柱,还是刻有丰饶女神形像,还是圣林的一部分,仍然未有定论。列王纪下十七10形容「各青翠树下」都有亚舍拉柱,似乎显示这是为祭仪而立的柱子,而非种植的树木。作为伊勒神的伴偶,亚舍拉显然是个很受注重的女神,乌加列文献(主前1600~1200年)也曾提及对她的崇拜。她在圣经记载中恶名昭彰,表示其祭仪是耶和华崇拜的主要敌手。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出埃及记三十四13;士师记六25的注释。
十四7 城防设施 亚撒所设防之城市的名字虽然没有在历代志中列出,他很明显享有建筑大师的名声。美索不达米亚的年表和即位纪元的头衔经常都以君王的建筑活动,作为他成功的凭证。历代志的作者亦有意以「建筑」作为「好皇帝」的标志。国泰民安是这些活动所带来的结果。
十四8 士兵的装备 亚撒的步兵分为突击部队(配备大型盾牌和枪)和便雅悯籍的弓箭手,反映兵种之间的分工合作(参较:代下二十六14,乌西雅提供给军队的装备)。亚述王西拿基立的王宫浮雕,描绘着士兵配备长矛、近身肉搏用的武器和自卫的圆盾。撒缦以色三世的浮雕则描绘其弓箭手身穿铠甲长袍,并有持盾手随同,使他可以专一拉弓,不虞箭矢之害。便雅悯的弓箭手没有这种辅助兵员,但将较小型的盾牌穿在臂上,也能在射击时得到相当的保护。
十四9 古实王谢拉 由于古实一名经常是指成了埃及法老的努比亚人(见:代下十二3的注释),部分学者认为谢拉就是当时(约主前897年)统治埃及的法老奥索康一世(Osorkon I)。但示撒之子奥索康是吕彼亚人,不是努比亚人。因此谢拉若是与埃及军队同来,他就必然是与第二十二王朝合作的努比亚将领(这个王朝在示撒年间对努比亚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其他学者则相信谢拉比较有可能是个贝督因人的酋长(有关「古实」一名的这个解释,见:民十二1的注释)。有关军队大小的讨论,可参看十三章3~20节的注释。希伯来语不像英语,没有一百万一词,这数字在原文作「一千千」,表示数目之众(又可解作「一千部队」)。例如英语也可以用「一整月的星期天」,来描述时间的长久。
十四9 战车部队 谢拉军队这么大,战车的数目却少得奇怪。但不同的军队各有所长,三百仍是很强的战车部队。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记录和王宫浮雕显示,这种配置两人或三人的活动平台可以发射箭矢,也可以在战场上运送司令官或传令者,也可以作正面攻击。军队往往是围绕战车组织,每辆战车的司令官都有附属的步兵。有关战车部队大小的比较,可参看一章14节的注释。
十四10 地理概况 亚撒和谢拉的战争发生在玛利沙附近。这是罗波安所设防的城市之一,按考证是犹大西南部边界上的桑达卡纳遗址(Tell Sandakhanna),在拉吉东北四哩,耶路撒冷西南不足三十哩之处。洗法谷只在本节经文中出现(但可能亦即是士一17的洗法)。这谷被形容为在玛利沙附近,它大概就是玛利沙和贝特古弗林(Beit
Guvrin)北邻的古弗林干河(Wadi Guvrin)。
_
从南面看玛利沙
十四12~14 基拉耳 有关这个位于尼革地区,但确实地点未明(别是巴西南约25哩的哈罗珥遗址,是可能性最高的一个)之遗址的讨论,可参看:创世记二十1的注释。基拉耳可能是整个地区,而非城邦的名字,如此,亚撒蹂躏「四围的城邑」一语,便能得到解释。
十五8 可憎之物 这词不是单指偶像(NIV 的翻译),而是指从礼仪或宗教的角度,一切令人恶心或厌恶的事物。与不得认可的外邦崇拜活动有关,因而遭禁之饮食和对象尤然。
十五10 年代小注 亚撒若是强调这次集会献祭,和主要宗教节期或事件之关系的话。发生在三月的事件包括神在西乃山显现(出十九1),以及七七节(利二十三15~16)。由于这次集会包括更新盟约,纪念在西乃山盟约之更新(出二十四)也可能是活动的一部分。这庆典发生在主前八九二年。
十五16 亚舍拉 有关亚舍拉柱(和合本在其他经文中译作「木偶」)的讨论,可参看十四章3节的注释。太后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见:王上二19的注释),足以对亚撒所实施的改革构成损害。这可能是他全盘否定她的行为,并且彻底毁灭这些偶像的原因。
十五16 汲沦溪 汲沦溪就在耶路撒冷东面城墙的外面,是这城的主要水源基训泉的所在地,也是亚撒王拆毁偶像的理想地点。所罗门曾经在此为亚斯他录、基抹、摩洛建筑祭仪场所(王上十一7),但后来以改革为念的君王如亚撒、希西家(代下二十九16)、约西亚(王下二十三13)等在国中铲除败坏时,却以这谷作为展示其政策的地点。
十五19~十六1 年代小注 本段为亚撒和巴沙之间冲突所记载的日期,与列王纪上之对应经文提供的数据有难以协调的地方。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列王纪上十五33的注释。
十六1 拉玛 巴沙将距离耶路撒冷北面只有五哩的拉玛(今名拉姆)并入版图,于犹大而言是很值得关注的事。罗波安怎样在以色列和犹大之间的南北干线上,把自己的控制范围往北推进五哩(见十三19的注释),巴沙如今亦将自己对同一组干线的控制,推进到两国之间传统分界的南面五哩之处。这遗址未有考古学家进行挖掘。
十六2~3 与便哈达所缔结的条约 按照本节和列王纪上十五18~19对应经文对这条约的形容,亚兰显然是采取观望政策,也许是看看对敌双方哪一方面所出的条件比较优厚。便哈达一世于主前九世纪初叶在位,但不可能有更确切的日期。有关主前九世纪亚兰历史难题的资料,可参看:列王纪上二十1的注释。
十六4 亚兰所攻取的地 便哈达在亚撒挑衅之下向以色列北部发动攻击,使巴沙丧失了一条重要的商道。这场战役被攻取的城市(见:王上十五20)但(北方的祭仪神庙)、胡列盆地北端的以云(约在但城北面十哩,现称阿荣〔'Ayyun〕)、埃布尔玛音(王上十五20称为亚伯伯玛迦),全部都是叙利亚通往腓尼基沿海诸城推罗、西顿、亚柯的道上的镇市。以云首先列出,显示攻击是从西面开始,然后往南延伸。亚兰占据了这些城镇多久无法确定,然而按照列王纪下十29,它们在几十年后已经稳稳回到耶户的手中。但城的一个碑文提到另一场叙利亚攻打以色列北部的战役,显出这是以色列统治者不断需要面对的外患。
十六6 迦巴和米斯巴 亚撒将预期建造拉玛防御设施的物资,改而修筑的两个地方,都是防守犹大北面边疆的城市。迦巴(位于耶路撒冷东北四哩,今名贾巴)在别处经文中被形容为犹大的最北点(王下二十三8),其功用是把守密抹渡口。米斯巴(耶路撒冷以北八哩的纳斯贝遗址)是俯瞰以色列犹大接壤处之山脊大道的堡垒。亚撒在这两城设防,便截断了任何对拉玛的进一步威胁。米斯巴位于拉玛以北约三哩,把守伯特利通往拉玛的道路。这城遗址的挖掘发现这时代的城墙筑有十一个城楼,墙厚十二至十五呎,高三十五至四十呎。迦巴约在拉玛东面两哩,拦阻来自这方面的攻势。
_
从米斯巴望向南面的耶路撒冷机场
十六7 先见 先见哈拿尼虽然只在本段经文出现,列王纪上十六1;历代志下十九2,二十34却提到他是先知耶户的父亲。「先见」(ro'eh)一词显然是「先知」(nabi')的别称(见:撒上九9的注释)。
十六9 耶和华的眼目 这个象喻给人的感觉,是耶和华具有普世性的视野(等于无所不在),并且介入世事(反映神的掌管)。主前第二千年纪末期一块巴比伦的界石形容月神辛是「天地的眼」。
十六12 脚上有病 有人尝试将亚撒的脚病诊断为痛风(圣经时代并不常见)或血流受堵塞所导致的坏疽。当时的医生有些和法术有关,其他的则使用草药。亚撒单独求助于医生,显出他不求神助,促使自己身亡。
十六14 为他烧了许多的对象 君王的陵墓是在峭壁之上开凿的。亚撒的殡仪颇具规模,包括为他烧香,举国哀悼,并在家冢安葬。焚烧对象与火葬无关,也不是为了掩饰病者尸体的气味,而是为了炫耀君王的财富。亚述以之为驱邪仪式,在君王的葬礼中十分常用。
十七1~二十一3
约沙法的统治
十七2 以法莲的设防城 历代志下十五8已经提及过亚撒将控制范围往北延伸到以法莲山地。约沙法为这些圣经不具其名的城市设防,是这政策很自然的下一步。部署当地的军队数字,圣经也没有记载。后期的拉吉书函显示这一类前哨基地定期有书信来往,并以烽火作为预先警报系统。
十七3 求问巴力 「求问」(和合本:「寻求」)是指向神明寻求谕示。此举通常在该名神祇的神庙中进行,以其祭司作为媒介。古时的谕示往往是由占卜者观察祭牲脏腑,从而求得或吉或凶的答案。耶和华虽然全面被以色列尊为国家性的守护神,为丰饶崇拜或在农业事务上向巴力求问的依然大有人在。此外,在患病或健康等日常事务之上,他们也选择咨询巴力,不向耶和华求问(见:王下一2)。
十七6 除掉一切邱坛和木偶 请参看十四章3节的注释。
十七11 亚拉伯人 旧约中之亚拉伯人的住处是叙利亚沙漠的边缘,并且延伸到尼革和阿拉伯半岛。他们大约是于这个年代,在亚述的王室碑文中出现(例如:在夸夸一役中,他们被列为盟邦之一)。
十七12 建筑工程 这些建筑大部分都是军事工程,为要提供戍防基地、军需中心、边防前哨,以防守进入国家的通道。考古学家在死海旁边的约但河谷发现了一列堡垒,可能就与约沙法之治有关。军需中心的作用是囤积粮食和其他必需品,以备围城或饥荒之需。
十七14~19 约沙法的军队 约沙法征召之军队的大小,刚好是他父亲亚撒军队的双倍,有一百余万人(见:代下十四7)。有关军队大小的讨论,可参看十三章2~20节的注释。军队班次照宗族分列也是仿照其他兵团的模式(代上二十七1)。撇开巨大的数字不谈,部队编列的风格显出这是根据某种的编制形式。其细心报告亦反映了军阶和组织,是有规定之步骤程序的。
十八1 和亲结盟 古代统治者或其子女的婚姻,往往都是政治联盟的代表。古代近东到处都以婚姻为外交工具。想要与这统治者结盟或受他保护的村镇、城邦、部落、国家,都会将首领家族的女儿嫁给宗主或他儿子,来缔结条约。例如主前十八世纪的马里王心利林,用自己的女儿增强与邻邦的联盟,缔结条约。同样,法老杜得模斯四世(主前1425~1412年)亦与美坦尼国王的女儿结婚,来表示友好关系,结束与这个幼发拉底河中游的王国之间的一连串战争。所罗门的七百妃,三百嫔是他权力和财富的反映,与法老女儿的婚姻尤然。约沙法和亚哈的和亲联盟,是将亚哈的女儿亚他利雅,嫁给约沙法的儿子约兰。
十八2 下到撒玛利亚 耶路撒冷的海拔高度比撒玛利亚高出颇多。但两地高度即使相等,仍是要下撒玛利亚,因为从耶路撒冷山地出发几乎向哪个方向,都是要走下坡。这两个首都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四十哩。
十八2 宰了许多牛羊 条约的缔结通常以盛宴作结,仪式性的筵席是其中的主要步骤。这些牛羊是为献祭而宰杀,目的是召请神明认可协议。
十八2 基列的拉末 基列的拉末之实际地点未能肯定。大部分学者根据遗址大小、地点,和表层勘测所发现的铁器时代陶片,接受兰米思遗址是这城市。这看法若是正确,基列的拉末便是位于耶斯列东面四十五哩外的外约但地区。这个位置极具战略性的城市,座落于王道之上,大马色南下之路转往西行的转折点。这路在伯珊附近渡过约但河,进入耶斯列谷,与主要的大干道会合(见:创三十八有关商道的附论)。列王纪上二十34亚兰王许诺将取自以色列的城市归还。他可能没有依约而行,基列的拉末仍在亚兰人的控制下。亚哈在这场战争中阵亡,因此必定发生在主前八五三年的夸夸之役以后。在该场战争中,以色列和亚兰联盟对抗亚述(见:王上二十二1的注释)。
十八4 先知的角色 这是以色列前古典预言时代,先知所扮演的角色与古代近东其他地方的先知十分相像(见:申十八14~22的注释)。他们最常处理的问题之一,是军事行动的可取性,本段是例子之一。由于时人相信神的参与是军队成功的要素,事件发生的次序必须从神下达作战命令开始。在亚述的王室碑文中,这种神明的命令是很典型的。此外,交锋的时间和战略等事务,求问神旨也十分重要。在扫罗和戴维时代,这一类数据通常是祭司藉求问神谕的设施获取(见:撒上十四10,二十二10,二十三9~12的注释)。如今他们不请祭司寻求神谕性的响应,反向先知提出问题。先知是神的代表,能够提供预言性的默示,作为神的响应。
十八7 凶言 初民普遍相信先知不但宣告神明的信息,更能借着宣告触发神明的行动。难怪对君王不友善的先知必须监视,免得他制造混乱。亚述王艾萨克哈顿给藩属的指示,规定任何人说出不合体统或批评的话,他们都必须举报。但被他特别指明必须举报的对象,却是先知、超脱式预言者,和圆梦者。如此,君王想要囚禁这种先知,也是可以理解的了,因为他们的话一出口,已经有煽动叛乱或带来厄运之虞。
十八9 在禾场安设宝座 因着农业和丰饶的关系,禾场往往是举行重要仪式的地点。禾场是个宽阔、平坦、空旷的地方,除了用作打禾以外,肯定还可作其他用途。因此,在宫殿设施不敷应用,或有公开集会的需要时,禾场用作露天场地并不令人意外。乌加列的《阿赫特史诗》形容达尼珥王在城门外的禾场上公开审断案件。
十八16 没有牧人的羊群 亚述王撒珥根二世的一个碑文描述某个敌军的司令官好像羊群被偷的牧人一般逃跑,就擒后上着脚镣被带走。
十八18 耶和华的朝廷和议会 在乌加列文献中(《凯雷特史诗》尤然),天上议会围绕宝座是人所共知的一幕;惟一不同之处,是这迦南故事中的议会是由诸神系统中的神祇组成。此外,主前十世纪比布罗斯的叶希米珥克(Yehimilk)碑文,和阿齐塔瓦达的卡拉特珀石碑,也提供了其他的例证。在亚喀得的《埃努玛埃利什史诗》中,众神之会推举玛尔杜克作其首脑。这会的成员有五十个神祇,其中七名组成内阁议会。在以色列的信仰系统中,这些神祇被天使或灵──神的众子或天军──所取代。在一般情况下,议会所商量的应该是为以色列出战的策略,但这次他们却讨论如何使亚哈败亡。
十八19 议会征求志愿者 在乌加列《凯雷特史诗》中,诸神议会的元首伊勒向会中成员征求志愿者驱除凯雷特的疾病。但到了最后,是伊勒亲自动手创造一个活物来医治他。
十八19~22 谎言的灵 这是由「奸细」执行的行动。戴维当年想要破坏儿子押沙龙所发动之叛乱时,差派参谋户筛在押沙龙的核心集团中卧底。户筛的任务是提出迎合押沙龙心意,但至终能使戴维得益,使他计谋得成的策略(撒下十五32~37,十六15~十七14)。如今历史又再重演。神计划使亚哈败亡。本段描写他所信任之谋士(众先知)献上符合他心意的计策,是导致他面临神所命定之厄运的因素。
十八24 躲藏在严密的屋子中 这字眼所指的是最私人的地方。这是独自退隐或寻求庇护的人所到的地方。
十八26 米该雅被囚 古代的监牢并不是让罪犯改过自新的地方。冥顽不灵的犯人大都会被派终生苦役。与苦役无关的监狱通常位于王宫或庙宇,但有时不过是深井而已。被囚者有些是在押待审,但大部分都是在此工作还债的人,有些则是政治犯。后者所构成的,是对国家稳定的威胁,而非对社会健康的危害。这等人所受的惩罚往往不是单独监禁,而是示众羞辱。米该雅还押等待的,却是他的预言和战争的结果──这战果就是他要受的审讯。
十八29 亚哈改装上阵 当有对君王不利的凶兆(通常是日蚀)之时,亚述有时会举行君王替身的仪式。此举在主前八○○年已有左证,但于主前第七世纪最是有名。这仪式由另一人穿上王袍,并且施行各种的仪式和咒语,使这人与君王认同。这人于是便承受了本该临到君王的运数(通常是死亡)。他们相信这样做就能够转嫁凶言,使君王免祸。本段经文虽然没有什么证据显示君王替身仪式,却反映了亚哈至少有类似的想法:他以为不穿戴君王的服饰,便能避免先知所宣告的厄运。然而必须指出的一点,是本段避祸的概念,远比君王替身仪式中嫁祸的概念来得明显(有关转移祸患的进一步资料,见:王下五27的注释)。最重要的是除了仍穿王服的约沙法以外,这里并无指定的替身。约沙法最低限度变成了厄运的避雷针,这正是替身在计划中要扮演的角色。亚哈的伪装虽然有可能蒙骗敌方的军队,最主要的用意却是瞒过能使所宣告之命数成为事实的超自然力量。
十八30 亚兰的战略 步兵肉搏缠战时,亚兰战车部队的目标则是以色列王。马车在战斗时通常有特定的用处,不会介入混战。开战时,他们或会作为前锋,攻打对方的步兵,随后则在外围拦截或追击某些目标,本节就是后者的例证。擒王策略的好处,是对他施以惩罚,同时避免酿成将来的祸端。
十八33 甲缝 本节形容铠甲有两个部分(「甲缝」直译「铠甲的两个部分之间」):整块的护心镜和鳞甲战袍。他中箭之处若非是在两者之间的夹口,就是在鳞甲的鳞片之间。鳞甲的最佳形容来自努斯文献。护甲用七百至一千块大小不同的铜制鳞片,缝在皮革或布制的背心之上制成。前后两片在肩膊处缝合(有洞留给头部),长度大概及膝。从主前九世纪开始,有些鳞片是用铁打造。
十九5 设立审判官 按照来自旧巴比伦时代(约主前2000~1600年)之叙利亚的马里文献,君王指派审判官执行特殊的职务,如:协助地区行政、作为地区性总督、指挥军事战役、干预本国的司法事务等。我们可以想见约沙法任命的司法官,工作的范围狭窄集中,主要是法律上的事情。汉摩拉比法典(约主前1750年)的引言,和埃及智慧文学中「善辩之农夫」所说的话(约主前2100年),都证明了保护社会中穷困软弱者的权益,被视为当权者的责任。君王、官长、地方官必须秉行「真实的公义」(见:利十九15)。事实上,士师记和先知书(赛一23)中「世界颠倒」的主题,正是描写「有人立法,无人执法」的社会现象(例如埃及之《奈费尔蒂的异象》,约主前1900年)。古代近东国家行政是否得法,在于法律和执法是否可靠。为求达到这个目的,每个有组织的国家,都设立了法官和地方官系统,处理民事刑事案件。他们的职责是听取供词、调查控诉、审核证据,然后作出判断(详述于中亚述法律和汉摩拉比法典)。然而有些案件需要君王来处理(见:撒下十五2~4),以及不时有上诉交由最高的地方官员审判(如马里文献)。
十九6~7 司法系统 「审判官」一语可以形容神,也可以形容人。这些人的权柄来自神,其主要角色是在以色列人(在此是犹大人)之间维持关系的和谐。王国时代的审判官很明显是在指派他们之君王的统辖之下。换言之,他们是在王的核准之下治理百姓,不是好像士师时代一般作为统治者(「审判官」和「士师」在原文是同一个字)。古代近东的领袖,无论是部落、军事,还是城、省、国家性的官长,都有责任审判自己管辖范围之内的案件。陪审团并不存在,但长老有时也会集体判案。审判官如果只有一人,有财有势之人会否得他偏护就成了很实在的问题。无论是古代近东典籍还是圣经,都视公正和明察为至重要的美德。律师也不存在,大部分人在法庭上都是充任自己的律师。证人可以传召,宣誓担任极重要的角色,因为今日大部分搜集证据的科学方法都还未出现。
十九8~11 利未人和祭司的角色 王国分裂以后,北国很多利未人和祭司都与耶路撒冷和南方的圣所隔绝。约沙法下令利未人、祭司,和家族的族长在耶路撒冷接任审判官的工作(即:审判诉讼)。利未人基本上是法庭的官吏,负责执行法院的判决。(见:申十八6~8的注释)。祭司和审判官的角色往往重迭,因为神谕经常是断案的方法。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的案件,可以凭观兆作出判决。原告必须咨询专职宗教之人(申十七9的祭司利未人),寻求神明判语是他们所提供的服务之一。首都耶路撒冷进行诉讼的人,很多都需要这一类的帮助,在此设立利未司法系统是很合理的事。
十九11 行政架构 耶路撒冷的法庭是由利未人、祭司、族长、审判官组成,与第二十二王朝(主前十至八世纪)的埃及政府有若干对应之处。
二十1 摩押人和亚扪人 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在其年表中,提到鲁胡比(Ruhubi)之子亚扪王巴萨(Ba'sa)派兵加入亚兰的联盟,在主前八五三年和八四一年与亚述作战。摩押王大概是米沙,他名字曾在列王纪下三章提及,在一个摩押语的长篇碑文中,米沙讲述自己如何反抗以色列的统治(见:王下三4的注释)。这次侵略并没有在经外史料中提及。它可能在对抗亚述的西方联盟解体,各国开始互相攻击之后发生。
二十1 米乌尼人 有关这些人的身分,学者有好几个断然不同的看法。第一个看法认为他们是阿拉伯半岛南部的玛因人。他们对香料贸易的控制,主前四世纪已经延伸到巴勒斯坦地区。其他学者则认为米乌尼人是提革拉毘列色三世碑文提到过的穆乌纳亚人。第三个可能则是相信他们与犹大山地希伯仑以南的城镇玛云有关。他们与其他犹大南界的居民并列。
二十2 以东 以东(NIV;和合本照原文译作「亚兰」)的心脏地带是在亚拉巴(从死海延伸到亚喀巴湾的深谷)的东面,撒烈溪(黑萨干河)与亚喀巴湾之间的地区。戴维和约沙法之间的大部分时候,以东都是犹大领土的一部分。以东这时似乎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独立,其领土成为突击耶路撒冷的战略性基地。
二十2 哈洗逊他玛 哈洗逊他玛的位置不明,部分学者认为它是在死海南端附近,大概是隐基底和伯利恒之间的哈萨萨(el-Hasasa)。绿洲隐基底是在死海的中部旁边,耶路撒冷西南面约三十五哩之处。这地终年不止的水泉,为本区的不毛景色平添了一抹生命和色彩。在它悠久的历史之中,隐基底曾经作为祭仪中心、军事哨站、贸易中心。这一带亦发现了好几个来自王国时代的堡垒。一个建在水泉旁边,另一个则建于崖顶,能够监视方圆几哩之内游人的行踪。
二十10 西珥山 西珥山是在以东。学者大都认为西珥是在以东中部的丘陵地带(海拔大约超过5,000呎),北临古怀尔干河,南面是拉斯纳克布。但在本节这词大概是指以东全地。
二十16 洗斯坡 洗斯坡经常被认为是在提哥亚东南面约九哩外注入死海的哈萨萨干河(Wadi Hasasa)。本节的上文下理显示这山隘是耶路撒冷和隐基底之间的一个要塞。
二十16 耶鲁伊勒旷野 耶鲁伊勒旷野是提哥亚东南面,下往隐基底的缓坡。
二十19 哥辖族和可拉族 哥辖族和可拉族是王国时代作为耶路撒冷圣殿领袖的两大家族。他们也是利未支派中最重要的几个家族(或宗族)之二。按照历代志上六22~24(又见:出六18;代上六31),可拉族是哥辖族的一部分。
二十20 提哥亚的旷野 提哥亚的旷野从犹大高地的城镇提哥亚(今提古亚废墟)往东延伸。这地区位于耶路撒冷南面约十二哩。
二十26 比拉迦谷 比拉迦谷(比拉迦是「祝福」、「称颂」的意思〕的确实位置不明。部分学者相信它可能是提哥亚和隐基底之间的贝雷库特干河(Wadi Berekut)。
二十28 琴、瑟、号 瑟在古代近东的使用极为广泛。埃及的古墓壁画描绘外约但的人弹瑟。尼布甲尼撒的乐团则显然包括琴(见:但三)。以色列的琴是木制的八弦乐器(见:代上十五21)。古以色列的号有好几种。本节所指的是军事或宗教场合中用作召集的号角。号角有时出现在古代近东的艺术中。例如在土耳其西南部卡累亚(Caria)出土的青铜号手像(约主前800年)。
二十31 年代小注 按照蒂利的看法,约沙法于主前八七二至八四八年在位。其他学者的计算与此亦只相差一、两年而已。有人提出他在位头三年是与父亲亚撒共同执政。与他同时代的以色列王是亚哈、亚哈谢、约兰。当时统治亚述的是亚述纳瑟帕二世和撒缦以色三世。约沙法至今未在经外材料中出现。
_
刻有亚述纳瑟帕二世的石碑
二十33 邱坛 有关邱坛的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列王纪上三2~3;申命记十二2~3的资料。
二十34 诸王记 列王纪上下和历代志上下所记,载入以色列诸王记中的年表现已亡佚。可以推想的是,这些年表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类似古代近东其他地区之君王的年表。亚述后期的君王(约主前1100年以降)遗留了明细的军事年表、详述战役、策略,与屏藩君王的关系,和对国神的虔诚。来自主前第二千年纪中期的赫人、埃及、巴比伦年表,在本质上亦很相近。可以假定叙利亚─巴勒斯坦其他王国,也有撰作年表的习惯。
二十一1 年代小注 按照蒂利的计算,约兰于主前八五三至八四一年在位。有人提出他在位头五年是与父亲约沙法共同执政。与他同时代的以色列王是亚哈谢和约兰。当时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多在西方发动战事,使之成为关键性的年代(见:王上二十二1的注释)。
二十一3 赏赐 约沙法仿照耶罗波安的先例,将众子安置在设防城中,(藉赏赐)供养他们(见:代下十一23)。这是有名的亚述习例。例如:艾萨克哈顿(主前681~668年在位)立长子沙马士舒马乌金为巴比伦王,幼子亚述巴尼帕为亚述王。只是长子并不满意这份「礼物」,不久便发动内战。
二十一4~20
约兰的统治
二十一4 残杀兄弟 新王铲除所有王位的竞争对手,在旧约(见:士九5;王下十一1)和古代近东都有极多的先例。由于君王多妃多嫔,儿子众多,因此竞争王位的人数往往极多。例如埃及的兰塞二世(约主前1292~1225年在位)就有五十多个儿子。由于大部分国家都没有长子继承的习惯,谁得继承王位是常有的问题。
二十一6 与亚哈的关系 王国之间藉和亲结盟不但是当时的惯例,对于有可能成为敌国的邻邦来说,有时更是建立友好关系不可或缺的工具。历代志下的情景可以如此构想:约沙法和亚哈是亲密的盟友,遂使约沙法之子约兰与亚哈(亦即是耶洗别)的女儿亚他利雅结婚,以求进一步巩固两国关系。此举当然将耶洗别的故乡腓尼基的巴力崇拜引进犹大。请参看十八章1节的注释。
二十一7 赐灯光与戴维 灯在以色列经常用作象征生命和繁荣的譬喻。它在墓中安放也是这个意思。「祂的灯」在圣经中经常是生命的象征。永恒的火焰是持久和纪念的象征,同样,戴维的后代在耶路撒冷执政,也是神对戴维王朝应许的实据(撒下七8~16)。这字在乌加列语和亚喀得语的类似用法,则与统治的永恒性和神明的临在有关。亚述王提革拉毘列色三世被形容为人类之光。一个旧巴比伦的惯用语,将家庭无后形容为火盆熄灭。
二十一8~10 以东背叛 这场叛乱虽然没有在其他经文或经外史料中提及,拉玛特马特雷尼革(Ramat Matred Negev)却发现了一个毁灭层,可以上溯到示撒之突击(主前十世纪末期),或本节所提之叛乱。
二十一10 立拿 立拿是犹大主要的城堡之一,也是首都耶路撒冷防线的一部分。因此这一城若是背叛,犹大全国都陷入险境。立拿通常考证为贝达丘废墟(拉吉东北九哩),或(西面约五哩外的)博纳特遗址。位于泽塔干河畔,把守海岸由西前往希伯仑的要道,位置极具战略性。
二十一15、18 约兰的病 一个看法认为约兰「肠子的病」是慢性变形虫痢疾。此外,又有人更具体地提出这疾病导致直肠严重脱垂。
二十一16~17 非利士人和亚拉伯人的攻击 本段所述的攻击大概是犹大众所周知的仇敌,从西(非利士)南(亚拉伯)两面发动的一连串突击。按照经文的上文下理,可以假定这些突击,是犹大因以东背叛变得衰弱的结果。
二十一19 为他烧对象 他们拒绝为约兰执行的,是颇具规模的殡仪。这些仪式包括为他烧香,举国哀悼,并在家冢安葬。焚烧对象与火葬无关,也不是为了掩饰病者尸体的气味。而是为了炫耀君王的财富。亚述以之为驱邪仪式,在君王的葬礼中十分常用。
二十一20 列王的坟墓 犹大列王都是葬在戴维城内,即汲沦、欣嫩、泰路平三谷所围绕的小山脊。(除了几个显著的例子之外,)从罗波安到亚哈斯列王都是安葬于此。稍后的君王若非葬在「乌撒的园」内(玛拿西和亚们),就是葬在自己的坟中(约西亚)。至于希西家和约西亚以后的诸王,圣经则没有明言其安葬之处。戴维城内王陵的位置未能肯定。新王国时代(约主前1550~1050年)很多埃及君王都是各自葬在帝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的陵墓中。亚述君王则显然没有共同的陵墓。
_
埃及的帝王谷
二十二1~9
亚哈谢的统治
二十二1 亚拉伯攻营者 这些随亚拉伯人来攻营的军兵很可能与历代志下二十一章所述的有关。换言之,他们可能是非利士与其他种族,乘犹大国势衰弱之际试图自立。他们必定认为犹大没有戴维家执政,就会变得更加虚弱。
二十二2 年代小注 亚哈谢于主前八四一年在位,与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主前858~824年在位)同时。到了这个时候,在夸夸之役对抗撒缦以色的联盟已经大致解体,反亚述的观点逐渐变得不再流行。
二十二5 与哈薛之战 犹大和以色列的亲戚关系是他们连手攻打大马色的亚兰王哈薛的缘故。西方联盟已经分裂,如今你争我夺。
二十二6 耶斯列 耶斯列按考证是以萨迦境内耶斯列谷东端的泽林/伊兹拉阿珥遗址(Tel Yizra'al)。这城大约在米吉多东南十五哩,到了亚哈年间,是以色列国的冬都。北国灭于亚述手下(主前722或721年)之后,失去了重要性的耶斯列,从此一蹶不振。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列王纪上二十一1的注释。
二十二9 撒玛利亚 撒玛利亚作为北国以色列的首都,已经有两个世纪之久。这城是在主前九世纪初期为暗利所建筑,并于主前七二二或七二一年被亚述毁灭。这城建于山上,比附近的谷地高出三百呎。正在通往示剑、约但河谷、米吉多、耶斯列、耶路撒冷等地的主要商道的交会之处。考古学家于二十世纪彻底挖掘了它的遗址。进一步讨论可参看:列王纪上十六24的注释。
二十二10~二十三21
篡位者亚他利雅
二十二10 亚他利雅处决的人 亚他利雅在儿子亚哈谢在位之时身为太后(见:王上二19注释),享有作为「统治者」的高位;太后显然是个正式的职衔。这职衔使她在礼仪和政治事务上,持有特殊的影响力。按照其他王朝统治者的惯例,篡位者亚他利雅试图毁灭原有之戴维王朝的成员。从前北国的篡位者也是使用同样的手段,杀尽上一个王朝的全体成员。这种诛杀统治家族的作法,在以色列和古代近东各处都十分普遍。新王登基时铲除所有王位竞争对手,在美索不达米亚文献中有极多的先例。
二十二11~12 藏身圣殿 戴维王朝仅存的最后一员在何处藏身未能确定。中世纪的学者推想圣殿屋顶有供祭司安歇的房间,是禁止亚他利雅进入的。然而圣经完全没有提到圣殿有寝室的设置。无论怎样,这个孩童总是躲藏在圣殿范围之内,大祭司的住处那里。除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进出以外,圣殿和古代的庙宇更是让人避难和提供庇护的所在。
二十三1~3 祭司的政治势力 古代近东很多地方的祭司,都具有相当大的政治势力。他们拥有土地和奉献给庙宇的独立资产,并且在感情上控制民心。虽然对以色列来说,先知制度的权力比祭司更加明显,祭司在政治上很可能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子约示巴是上一任统治者约兰王的女儿,换言之,耶何耶大与王族有姻亲关系。
二十三5 基址门 基址门在列王纪下十一6称为苏珥门。其实际位置未能确定。
二十三9 藏在殿中的兵器 这些兵器储藏在什么地方不能肯定,因为圣经没有提及殿中有军火库。这些可能是供君王游行的礼仪用兵器,在此展示。原为战利品或贡物的重要兵器,可能亦包括在内。希伯来原文中用来形容这些兵器的是罕见的字眼。新国际本译作「小盾牌」(和合本:「挡牌」)之字眼的意思久已湮没,现代学者相信这是借自亚兰文的术语,意指弓匣。礼仪用的弓匣亦在后期波斯浮雕中出现。
二十三10 圣殿的地理概况 王宫的守卫显然是围绕王宫站岗,并且保护王宫前往圣殿的通路。按照列王纪上的描述,所罗门的圣殿似乎是王宫复合建筑的一部分。这个时代圣殿场地和王宫复合建筑的设计,现今所知极少。
二十三11 律法书 这似乎是制定某种宪法或规章的文件。它可能是详述百姓臣服于君王,君王则臣服于主。在埃及的登基仪式中,妥得神要作出宣告,表示诸神正式认可王位的继承。君王、臣民、神明彼此立约的主题,亦可见于主前第二千年纪末期的赫人年表,和主前第一千年纪中期的亚述藩属效忠誓言。亚述档案曾经记录亚述王艾萨克哈顿与亚述百姓订立有约束力的盟约,要他们忠于继承人亚述巴尼帕。圣经之独特处,在于它说有一份具体的文件要交在君王的手上,这一点是其他经外史料没有提及的。
二十三11 膏立 这里所执行的都是以色列和犹大君王登基仪式的惯常步骤。首先吹响羊角,表示百姓承认并臣服新王。「愿王万岁」这句话出现在圣经历史书好几处地方,和「登基诗篇」(诗四十七,九十三,九十六,九十七,九十九)。这句话是在君王即位之后使用的。膏立君王也是象征性的动作,表示耶和华对王的恩宠。有关膏立的进一步讨论,可参看:塞缪尔记上十六1的注释。
二十三13 王的柱子 这可能是圣殿入口的两根柱子──雅斤和波阿斯──其中之一(见:王上七15~22的注释)。以西结形容圣殿「门廊」的「门框」有供王站立之处(结四十六2)。王可能站在专用的平台之上。
二十三15 王宫的马门 马门是王宫的一门,并不是城的马门。后者可能是供骑马者从东面进城的通道(耶三十一40)。
二十三17 巴力庙被拆毁 本节(与王下十一18的对应经文)是惟一提到耶路撒冷之巴力庙的经文,因此只能臆测其位置。它可能是王宫一带的私人神庙。然而在耶路撒冷南面两哩的拉玛特拉黑珥,却挖掘到一座类似撒玛利亚王宫的巨型建筑物。其位置也是在城市的卫城之外,与撒玛利亚的巴力庙相同。百姓对于巴力庙被毁的反应,与几年前对耶户大肆整肃的反应性质相似。旧政权一切痕迹都被消除。在埃及新王国时代,杜得模斯三世试图灭尽哈苏雪在位的一切遗迹,而荷伦黑布(Horemheb)等王则着意消除亚顿诸王的痕迹。
二十三19 守门的 守门者显然是御用的侍卫,负责把守君王惯常用来进出圣殿范围的通路(又见:王上十四28;王下十一19)。圣殿通往王宫的实际路径已不可考,它可能是在南面,位于圣殿山(Temple Mount)和戴维城之间。
二十三20 耶路撒冷的地理概况 圣殿山位于戴维城北端的最高点。王宫大概是圣殿复合建筑南面的近邻(可能与之相连)。紧接在其东南面的是汲沦溪谷,这谷把圣殿山和橄榄山分隔开来。戴维城的西南面是欣嫩子谷。
二十四1~27
约阿施的统治
二十四1 年代小注 约阿施于主前八三五年至七九六年在位,与他同时代的以色列王是耶户、约哈斯、约阿施。当时统治亚述的是撒缦以色三世、桑希阿达德五世(Shamshi-Adad V)和阿达德尼拉里三世。
二十四4 古代近东修复庙宇的观念 无论是在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还是以色列,庙宇/圣殿都是文化、经济、社会的中心。它是城市守护神明的居所,因此被认为是神祇临在之处。「照顾喂饲」神明,是城市统治者的责任。神像需要每天沐浴、穿衣、喂饲。对君王来说,维修神祇的居所与军事上的胜利同等重要。亚述和巴比伦无数建筑物的碑文,都以君王重修某某神明的庙宇,作为他虔诚的证据。同样重建或修复耶和华殿的人,也得到这种虔诚的名声。修复包括实际和礼仪两方面。荒置庙宇的建筑需要整修(见13节的注释),或有遭窃的陈设和器皿须得复原。金器和墙上所贴的金箔可能也要重新设置。然后需要执行适当的仪式,使庙宇恢复圣洁。最后它又需要人力物力上的供给,才能正常运作。
二十四5 捐献的收集 古代近东的君主素有收集捐献来修复庙宇的惯例。但他往往亦会使用徭役来重建庙宇,或向百姓征收建筑材料。只有列王纪下十二5~7记述第一次的收集过程,该次筹募并不成功。收集款项的对象,和合本译作「所认识的人」(NIV:「司库」〔treasurer〕),这字只在有关这事的描述中出现,如今根据乌加列和亚喀得文献,考证为「殿库」之义。它可以是指分配庙产(或殿产)的官员,也可以是指财产本身。
二十四5 以色列的赋税 圣经可以译作「赋税」的字眼少得出奇。最常用的一个最为广义,其意思是「为课税估价」。这字可以形容以色列王被逼向霸主缴纳朝贡,也可以形容为圣殿收取款项,本节就是一例。塞缪尔记上八15~17描述了课税的过程。君王有权豁免整个家庭,不用他们纳税(见:撒上十七25)。所罗门有一团官吏,负责定期收税(王上四7~19)。北国背叛罗波安的动机显然也是苛税。一些记录运给君王饮用之酒,上有「御用」一语的陶片,在撒玛利亚出土。陶片来自好几处地方,这些地方可能是集中地方性赋税的仓库。徭役是赋税的另一个方式(见:出一10;书十六10;撒下二十24)。美索不达米亚的税收记录虽更完备,与以色列的税收惯例相比,似乎仍有很多相同的特点。
二十四6 法柜的帐幕 法柜的帐幕较常称为会幕或圣幕(见:出三十三7~10的注释)。所罗门圣殿建筑之前,这是以色列人用作崇拜的中心地点,也是约柜和其他祭仪法器的安放之处。即使到了王国时代,圣幕继续在以色列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甚至给人这帐幕是支搭在圣殿场地之中的感觉(见:王上八4=代下五5)。
二十四11 王和祭司共同管理资金 亚述王艾萨克哈顿(主前七世纪)的记录,亦证实了共同管理修复庙宇资金的习例。该文献又记载双方因工程遭受拖延的问题,彼此就谁当负责而互相指摘。
二十四12 修理工人 日常维修圣殿复合建筑,是「殿里办事的人」的责任。但大规模的修理则需另觅熟练劳工承办。本段所列的劳工种类与同时代的亚述记录大体相同。
二十四13 工程的性质 熟练劳工重修圣殿似乎直修到原有的地基。这些工人包括了木匠、建筑工人、石匠和凿石工人。「建筑工人」包括了熟练和主要负责搬运泥土的非熟练劳工。木匠负责工程所用的一切木料,包括屋顶、门窗、梯级,以及殿中一切祭仪法器。石匠和凿石工人在山穴和山壁矿井中开采石头,然后切割成适当大小之石块。必须记得的一点,所罗门的圣殿是腓尼基匠人承建的。但圣经没有明言约阿施年间有否使用外籍劳工来修复圣殿。
二十四14 圣殿的器皿 本节所列的祭仪法器是由所罗门的匠人所造(王上七50),与腓尼基人制造的器皿(王上七13~47)不同。约阿施之后两个多世纪,尼布甲尼撒二世攻取耶路撒冷时,这一切器具都沦为战利品。这些器皿最理想是译作:「为供奉和燔祭所用的器皿、碗,和金银的器皿。」
二十四15 耶何耶大终年一百三十岁 耶何耶大的寿命比摩西(120岁)、亚伦(123岁)还长,显出神对他大施恩宠。历代志作者突出耶何耶大的年岁,证明他十分重要,地位和犹大君主相等。埃及文献视一百一十为理想岁数,一百二十则是美索不达米亚人想象中的目标。主前六世纪时,巴比伦王拿波尼度的母亲阿达德古皮据称活到一百零四岁。
二十四18 亚舍拉 亚舍拉显然是立于树木旁边的人造柱子(见:耶十七2),但有时也可能是真树木(见:申十六21)。这个祭仪圣物是女神亚舍拉的象征。柱子通常被视作与女神的像有关,但这像是另一个对象。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列王纪下十三6的注释。
二十四23 春季打仗 在古代近东,春天(NIV:「一年之初」;和合本:「满了一年」)是发动军事冒险的惯常季节。首先,冬季的气候不容许大规模的行军;第二,春天作物成熟,入侵的军队可以掠为粮秣。亚述年表特别详细记述冬天或盛暑,士兵最是辛苦之时发生的战事。
二十四23~24 与亚兰争战 主前九世纪末叶随着亚述方面的压力消除,大马色的亚兰王国开始向西向南延伸势力,直逼犹大(见:王下十32的注释)。他们并且攻打迦特(大概是萨非拉北部的基他音,不是非利士人的迦特),直接对耶路撒冷构成威胁(见:王下十二18)。这时的亚兰王名叫哈薛(见:王下八8的注释),他在主前八四三年登基,统治到主前九世纪末为止。
二十五1~28
亚玛谢的统治
二十五1 年代小注 蒂利划给亚玛谢的日期是主前七九六至七六七年。亚玛谢与以色列王约阿施和耶罗波安二世同时。当时统治亚述的是阿达德尼拉里三世、撒缦以色四世、亚述但三世(Ashur-Dan III)。
二十五5 军队的大小 希伯来语的「千」字(~eleph),也可译作「单位」,后一个译法在本段比较合理。因此,亚玛谢的人口统计断定可供征募的壮丁足以组成三百个部队(和合本:「三十万」,原文作「三百个 ~eleph」)。然兵员的确实数目是多少,圣经则没有明言。有关数字的进一步数据,可参看:历代志下十一1,十三2~20的注释。
二十五6 雇佣兵 雇佣兵在古代近东的战事中广为应用。亚述从提革拉毘列色三世年间(主前745~727年在位)开始,对佣兵十分倚重。雇佣兵虽然身经百战,并且受过严格训练,但粮饷未准时派发,或要与同胞作战时,他们的忠心便经常受到质疑。在波斯战争(Persian Wars,或称波希战争)中的布拉战役(Battle of Plataea;主前四八○年)中,爱奥尼亚籍的雇佣兵倒戈相向,出离波斯营寨,加入希腊兵团。
二十五6 银子一百他连得 他连得是古代近东最大的重量单位,在阿拉拉赫、叙利亚的乌加列,和旧约(出三十八25~26)中,相等于三千舍客勒。一百他连得银子约等于三又四分之一吨。这显然是雇请佣兵的总额,等于每个部队一他连得银子。这数额并不过分,但不过是「订金」而已──真正的利润来自劫掠。
_
从东面看甘拉
二十五11 盐谷 盐谷按考证是别是巴东面,死海南面约三哩的米珥干河(Wadi el-Milh)。这一带很多地区都有高度足以把人摔死的山崖。
二十五11 西珥 西珥是以东国一个部分的圣经名字,经常用作以东的同义词。因此「西珥人」都是以东人的别称。在来自埃及的亚马拿书函(主前十四世纪)中,西珥是个地名。
二十五12 处死方式 在这段经文以外,再没有将敌俘推下山崖作为处死方法的记载。基于地理因素,这可能是最方便的处死方法。主后六十七年犹太革命时,甘拉城(Gamla)数以千计的犹太人不愿被罗马兵擒获,宁可跳崖自尽。
二十五13 从撒玛利亚直到伯和仑 伯和仑是亚雅仑谷上到山地的坡路,约在耶路撒冷西北十二哩。从军队集结之处回家的路,是从亚拉得北上希伯仑,然后稍为偏西穿越萨非拉继续北行。循这路从亚拉得前往伯和仑是五十哩左右的路程。从伯和仑要再往北行五十多哩,才能到达北国的首都撒玛利亚城,因此不可能是本节所指的城市。除非犹大有另一个圣经从来没有提到过的「撒玛利亚」,不然圣经原著应作「希伯仑」等字。雇佣兵的入息主要来自劫掠,本节就是他们的收费办法。
二十五14 西珥的神像 一般的假设认为这些是以东神祇的像。以东的国神名叫科斯(Qos)。崇拜战败国的神明并不罕见。但城城门内侧设有柱像,并能清楚看见有献上还愿祭的痕迹。学者相信这些柱像代表一些被以色列攻取城市的神明,祭是为还向这些神明所许的愿而献上的(大概是感谢他们帮助以色列攻取这些与他们对敌的城市)。
二十五21 伯示麦 伯示麦是耶路撒冷以西约十五哩的城镇,座落在耶路撒冷和非利士沿海地带之间的萨非拉区域。它是把守梭烈谷的一个重要城堡,使有意劫掠耶路撒冷的侵略者无法得逞。伯示麦的遗址(鲁梅雷遗址)显示以色列征服之前,迦南人于此地有大规模定居的痕迹。
二十五23 耶路撒冷的地形 学者料想以法莲门是在耶路撒冷城的西北角,角门则位于东北角。北部是容易进入耶路撒冷的惟一方向。其他部分的城墙由于面对西南面的欣嫩子谷和东南面的汲沦溪谷,并不容易出入。
二十五24 约阿施的劫掠 亚述记录经常提到战败国君王的家属被押回亚述为人质,以求保证这王的服从。亚述巴尼帕(主前883~859年在位)被形容为「劫持人质,确立胜利」之君。本节并没有记述犹大人质的身分,但可以假定他们若非王族,就是贵冑家族的要员。
二十五27 拉吉 拉吉(杜韦尔遗址)是犹大萨非拉的要塞。这城是耶路撒冷防线的一部分,亚玛谢逃亡至此并不令人意外。亚述和巴比伦分别在主前八世纪和七世纪侵略犹大时,都曾经攻取拉吉。拉吉位于耶路撒冷西南面约三十哩,遗址占地约有三十英亩。
_
从南面鸟瞰拉吉
二十六1~23
乌西雅的统治
二十六2 以禄 以禄(Eloth,又名以拉他〔Elath〕,圣经不同书卷使用不同的拼法,NIV 全作以拉他)是所罗门在亚喀巴湾头建筑的一个海港(见:代下八17注释),与邻近的港口以旬迦别关系密切。它为犹大与阿拉伯、非洲、印度打开了贸易之门。乌西雅显然是有意复兴所罗门所创立的红海贸易。
二十六3 年代小注 按照蒂利的计算,乌西雅长久的统治始于主前七九二年,终于七四○年。学者推想他开始统治时与父亲亚玛谢长期共同执政,后来又与儿子约坦共同执政。以色列王是耶罗波安二世(乌西雅在位五十二年,有四十年与他重迭)、撒迦利雅、沙龙、米拿现、比加辖、比加与他同时。当时统治亚述的是阿达德尼拉里三世、撒缦以色四世、亚述但、亚述尼拉里五世、提革拉毘列色三世。这期间的绝大部分亚述都很衰弱,使以色列和犹大都得以扩张繁荣。贝特米尔辛遗址(Tell Beit Mirsim)出土的一个印章,上面发现了乌西雅的名字。提革拉毘列色的记录提到尧迪有一位名叫亚兹利奥(Azriau)的王(列王纪称乌西雅为亚撒利雅),但大部分学者都不认为这人就是乌西雅。
二十六6~8 军事胜利 虽然没有经外文学记载乌西雅击败非利士人、亚拉伯人、米乌尼人的战绩,非利士城市亚实突却找到了毁灭城市的考古证据,可能来自乌西雅年间。此外,又有证据显示乌西雅在新攻取的领土上建造城堡。迦特(萨非遗址;见:撒上五8的注释)、亚实突、雅比尼三城构成一个每边长十至十五哩的三角形,支配耶路撒冷正西面的非利士平原北部。非利士城市亚实突附近的穆尔遗址(Tell Mor),是本段所述之城堡的例证。
由于以色列在耶罗波安二世的统治之下十分强盛,乌西雅不能向北扩张领土,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西南两面,制服从前趁犹大国势不稳而攻击他们的各族。有关米乌尼人的进一步资料,可参看二十章1节的注释。姑珥巴力的位置至今未能确定。
二十六9 耶路撒冷的城楼 哪些城楼是乌西雅所建虽然未能确定,本节的城楼大概与亚述人在尼尼微、迦拉、亚述、杜尔沙鲁金等重要城市建筑的城楼相似。杜尔沙鲁金是撒珥根二世(主前721~705年在位)所筑的城堡,城楼建于四角的战略性位置之上。至于乌西雅建筑城楼之处的城门,可参看:历代志下二十五23注释的描述。最近在基训泉一带发现的巨型城楼,或会证实是本节所述之防御工程的一部分。
二十六10 在旷野建筑望楼 乌西雅在犹大的建筑活动颇具考古证据。基比亚文化层第三层 B 的城楼大概是这时兴建。阿布塞利默遗址(Tell Abu Selimeh)的大规模建筑工程大概也可上溯到这个时代。有迹象显示昆兰和费什卡泉('Ain Feshkha)的早期建筑物和水库都是建于乌西雅年间。别是巴一带的尼革地区,也发现了防御工事、水库、农田的遗迹。
二十六11~13 乌西雅的军队 乌西雅设有常备军,不必在战事发生时才征募兵员,这是他强盛的证据。亚述史料显示提革拉毘列色三世于主前八世纪中叶入侵黎凡特时,乌西雅的军队强大到可以参加对抗亚述联盟的地步。
二十六14 军械 乌西雅的财富,使他可以向自己的军队提供铁器时代的传统武装。本节所列的兵器与亚述军队的武器相同,亚述人在年表中有详细的描述,又经常在王宫墙上的浮雕中描绘。亚述和邻邦以色列所构成的威胁,大概是乌西雅厉兵秣马的始因。
二十六15 机器 乌西雅所造的「机器」大概是装置在城墙之上,保护向敌人投石或射箭之守军的屏障。犹大城堡拉吉的剩余物资,证实了乌西雅建筑工程的性质。它们又出现在尼尼微城西拿基立王宫的浮雕壁画中。昔日曾经有学者相信本节所述的是弩炮(catapult),但这么早的时代并没有使用弩炮的证据。
二十六16~19 乌西雅的罪行 乌西雅的罪行是直接侵犯祭司有关圣殿崇拜的特权(民十六40)。香坛位于圣殿的外室,这室除祭司以外,无人可以进入。
他被控的渎圣(NIV 译作「不忠」,18节),是专门以赎愆祭补救的罪行(见:利五14~16的注释)。
二十六19 大痲疯 马里王雅顿林(Yahdun-Lim)咒诅所有亵渎他所奉献之庙宇的人,要他们患上大痲疯。可见在一般人心目中两者是有关联的。研究古代近东语言的学者认为经常译作「大痲疯」的字眼,正确的翻译应该是「(皮肤)损害」,或可以用较不专门的「鳞屑状皮肤病」。这些皮肤上的斑点可能有发肿、流脓,或鳞屑的问题。亚喀得语的用语亦同样广泛;巴比伦人也是视之为不洁,又看为神明的惩罚。在古代近东,临床痲疯病(汉森氏病)要到亚历山大大帝时代,才有发生的记录。并且汉森氏病最主要的病症一个也没有在古代文献中出现,反之,所列的症状却显示与汉森氏病无关。经文不把它形容为传染性的病症。照所记载的描述,现代医学可以诊断为牛皮癣、湿疹、瘌痢、脂漏性皮肤炎,以及一系列的霉菌感染。因此乌西雅所患的是哪种皮肤病并不清楚。这病像「雪」的形容最可能是指它像雪花片片,不是指颜色(某些译本中的「白」字是加上去的)。
整个文化对皮肤病的憎恶,可能是因为它看来(有时还有气味)彷佛死尸腐烂的皮肤,因而与死亡有关。自然而然的厌恶感,加上基于仪式而非医药因素的隔离,使患者被社会遗弃,地位严重恶化。乌西雅究竟是因为患病还是祭仪性罪行遭受隔离也无法肯定。乃缦患了类似的疾病,但依然能够继续负起最高统帅的职务。学者假定乌西雅之子约坦是在乌西雅犯了祭仪性罪行之后,才开始摄政。
二十六23 乌西雅的陵墓 现今以色列博物馆(Israel
Museum)的收藏品,包括标明犹大王乌西雅埋葬之处的墓碑铭。这是第二阶段安葬他遗骨的墓碑。
二十七1~9
约坦的统治
二十七1 年代小注 约坦于主前七五○年至七三二年在位,大概与父亲乌西雅共同执政十年,与儿子亚哈斯共同执政三年。约坦统治的经外证据包括克莱费遗址出土的印章戒指,戒上刻有他的名字和一只有角的公绵羊。此外,亚哈斯王玺的印文上也刻了他的名字。
二十七3 耶和华殿的上门 所罗门以后之圣殿建筑史的现存资料甚少。圣殿的上门是殿院北面的进口。先知杰里迈亚被囚之处的便雅悯高门(耶二十2),可能亦即是本节的上门。
二十七3 俄斐勒 按学者考证,俄斐勒山是圣殿山和称为戴维城的南面山脊之间的一段地方。它显然建有围绕圣殿/王宫复合建筑的防御设施。部分学者相信有一座卫楼建筑于此,名字就叫做「俄斐勒」。
二十七4 营寨 约坦继承父业,在犹大山地大兴土木,建筑城堡,大概是作为守御侵略的防线。他不但在树林中建筑营寨,更有可能参与植林计划。考古挖掘至今仍未发现肯定与约坦有关的防御设施。然而新亚述帝国正是在他在位年间,在提革拉毘列色三世领导之下逐渐成形。对于国防的重视无疑是与日增的威胁有关。
二十七5 亚扪人 亚扪人住在摩押人北面,雅博河附近的地区。亚述记录称他们为在贝南曼努地居住的比特亚扪人。约坦执政末年时亚扪王名叫沙里布(Sharib)。现存并没有亚扪或亚述记录,能够为亚扪人在主前七三三年以前的历史提供亮光。亚扪人曾经向乌西雅朝贡,但显然试图摆脱犹大的控制,所以才需要武力镇压。
二十七5 贡品的数额 亚扪人所缴纳的贡品数量极多,足以和希西家年间亚述人向犹大所出的条件(王下十八14~17)相提并论。一百他连得银子超过三吨,小麦、大麦各一万歌珥,约等于每样谷物六万五千蒲式耳(见二10的注释)。
二十八1~27
亚哈斯的统治
二十八1 年代小注 蒂利认为亚哈斯于主前七三五年至七一五年在位。表示与他同时的是以色列的末代君王何细亚,以及亚述王提革拉毘列色三世、撒缦以色五世、撒珥根二世。这时期诸王的年代十分复杂,各系统的年分有很大的差异。大部分系统都是基于一连串错综复杂的共同执政时期。其中一个对亚哈斯的看法认为他是被犹大政府中的亲亚述派推上宝座,希望与亚述合作能够带来和平;这事最早可能发生在主前七四一年。提革拉毘列色一座建筑物上的铭文,将亚哈斯名列为朝贡者之一(碑文使用他名字的正式写法:耶和亚哈斯〔Jehoahaz〕,亚述语作尧哈斯〔Iauhazi〕)。此外他王玺所盖的印也被考古学家所发现。
二十八2 铸造偶像 亚哈斯所铸之像所代表的是迦南诸巴力,不是地方性的神祇。「巴力」一词使用复数的理由,可能与希伯来语中「伊罗兴」一字也是复数的原因相同──伊罗兴是希伯来语泛用的「神」字。为供崇拜铸造偶像,为摩西律法所禁(见:出三十四17)。巴勒斯坦多个遗址都发现了用来铸造迦南神祇(包括巴力)的金属模子。
二十八3 欣嫩子谷 欣嫩子谷横列于耶路撒冷的南面,在城的东南角与汲沦溪谷会合。通往这谷的城门是哈珥西门(或作瓦片门;耶十九2)和谷门。这谷因着亚哈斯和玛拿西在此崇拜巴力而遗臭万年。约西亚王污秽了这个地区,来防止将来有人再度在此拜祭偶像(王下二十三10)。
二十八3 用火焚烧儿女 圣经作者将外邦人焚烧自己的儿女来事奉神明(申十二31;王下十七31),和拜偶像的以色列人「使儿女经火」,视作不同的两回事。但「使儿女经火」若果不是以儿童为祭的话,就无法肯定是什么。申命记十八9~10将「使儿女经火」与其他迦南的占卜方法同列。同时代的亚述史料,也可以找到这时代有焚烧儿童的迹象。亚述一部分的经济文件的惩罚条款包括「将孩童献给辛神」。
二十八4 邱坛和青翠树 圣经并没有提到其他犹大君王在邱坛崇拜,只将之列为犹大百姓的行为(如:王上二十二43)。希伯来语用不同的动词形式,来描述神庙的非法祭礼,和耶路撒冷圣殿的合法献祭。亚哈斯当然因为所作的非法祭礼而遭受谴责。有关邱坛的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列王纪下十七9的注释。
二十八5 被亚兰人击败 本节所描述的,是所谓叙利亚─以法莲战争(Syro-Ephraimitic War)。一个广为学者接受的理论,认为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的国家(包括以色列和亚兰)缔结联盟,要与在提革拉毘列色三世领导下日益强大的亚述对抗。大马色亚兰的王利汛于主前七三三年成为盟主。在此以前一年,亚兰和以色列试图强逼犹大王亚哈斯加入对抗亚述的联盟,并且设法剥夺亚哈斯的王位(见:赛七6)。亚哈斯向亚述求救,亚述便在主前七三三至七三二年西征,蹂躏全区,灭大马色的亚兰国,在以色列设立傀儡君王(何细亚)。其他学者则相信叙利亚/以法莲联盟的侵略行为只是反映他们扩张领土的野心,与结盟抵抗亚述无关。提革拉毘列色三世的亚述年表删削之处甚多,但仍可以看出亚述东征西讨的梗概。
二十八14~15 战俘所得的对待 亚述年表和壁画浮雕描绘被掳离开本地的人所要忍受的残酷对待。男性通常赤身,鼻子和嘴唇往往穿着痕子,有些人缺了臂腿。又有人带着财物同行。以色列人显然也采取类似的政策,但被先知俄德所谴责。因此本段所描述的看顾和怜悯程度,是很值得留意的。
二十八16 亚哈斯求助于亚述 被其他叙利亚─巴勒斯坦国家侵略之时,亚哈斯的应付方法是向亚述求救。亚述年表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这个恳求,却把他列为向提革拉毘列色三世朝贡的君王之一。
二十八17~18 军事上的困境 亚哈斯不但惧怕亚兰和以色列联军的侵略,似乎也是为了与以东和非利士打仗,才向亚述求援。最近沿着以东和犹大的古代边界的挖掘,证明了以东在隐哈泽瓦(En Hatzeva,或作哈泽瓦泉)和基米特(Qitmit)等镇,侵入了犹大的南地(尼革)。在亚拉得出土,上书这时代之军事公文的陶片,亦显示他们认为以东侵略逼近眉睫。非利士人把领土扩张到萨非拉,收复从乌西雅年间开始受犹大控制的地区(见二十六6~8的注释)。本段的描述包括通往犹大山地的三大山隘(亚雅仑、梭烈、以拉三谷),但提到的城市却没有一个找到被非利士征服的考古证据。提革拉毘列色三世在主前七三四年的战事也将非利士列为攻打对象之一,战果是他于主前七三四年在迦萨竖立石碑,并在七三三年攻陷亚实基伦。宁鲁德出土的一封亚述信件反映了巴勒斯坦在这时候十分动荡。亚哈斯所丧失的土地并没有归还给他,反被组织成亚述的行省。
二十八23 大马色之神 古代近东大部分人种都相信神明在地理上各自被辖区所规限。君主实际上是受托管理属于神祇的土地。神明通常无法控制自己领土以外发生的事情(那是其他神祇的辖区)。由于大部分战争都被当作是圣战来执行,胜利便归助于得胜军队的神明。
早至主前第三千年纪中叶,苏美城市拉加什已经宣称击败邻邦乌玛(Umma),是他们诸神所赐的胜利。亚哈斯在此坦承亚兰人胜过他,可见他们的诸神更有能力,也更加有理。哈达(风暴之神)是亚兰诸神系统中大马色的神明之一,按照迦南的史料,这大概是巴力的正名(「巴力」只是「主」的意思)。
此外,亚哈斯又为大马色的神造了一座大坛(王下十六9~16)。究竟这是腓尼基、亚兰,甚至亚述形式的坛则不清楚。这坛是造来取代所罗门王所建之铜坛的。亚哈斯访问的庙宇大概是哈达临门的庙(见:王下五18)。然而本段所描述的,却是典型的以色列礼仪。
二十八24 神殿里的器皿 这些圣殿器皿大概包括容器、用具、陈设、工具。按照列王纪下十六17~18,亚哈斯必须依照指示将各物运给亚述王;「安息日的廊子」是其中之一。然而亚述人通常不会干顶地方性的祭仪习俗。亚哈斯呈上这些物件显然是为了满足贡物中金属的定额。
二十八24 在各处的拐角筑坛 巴比伦文献提到街角和院落的小型露天神庙或壁龛。一份文献说女神伊施他尔在巴比伦城有一百八十个这种设施。这些神龛凸起于地,顶端设有祭坛,到此的主要是女子。如是者本节「拐角」一语,基本上大概是指祭仪用的壁龛。
二十八25 在各城建立邱坛 如今犹大全地都变成了外邦祭仪的中心。亚述人(亚兰人亦然)并不强逼任何属民改拜别神,但向他们朝贡的民族或会觉得改拜征服者的神祇,或许能够改善与他们的关系。有关邱坛的资料,可参看:列王纪下十七9的注释。
二十九1~三十二33
希西家的统治
二十九1 年代小注 在位日期以希西家的争议最多。蒂利在坦承与圣经部分对照日期抵触的前提下,将他的日期考证为主前七一五年至六八七年,与亚述王撒珥根二世和西拿基立同时代。这时埃及的君王是沙巴科(Shabako)、舍比特库(Shebitku)、塔哈尔卡。很多学者相信希西家在主前七二七年登基的可能性更高;而希西家十四年(王下十八13)与西拿基立发生接触时,西拿基立尚是太子,代父亲撒珥根二世率兵。亚述记录证实主前七一三年曾经西征亚实突。由此时开始,这两位要角接续多年发生连串冲突,直到西拿基立登基之后,于主前七○一年围攻耶路撒冷达到高潮。
希西家统治的经外证据包括贝特米尔辛遗址出土,鉴定为他年间的印章,上刻希西家的名字。在叙利亚─巴勒斯坦多处地方出土,来自主前八世纪末叶以后的御用瓶柄戳印,大概也是首现于希西家年间。除了耶路撒冷的扩张和建筑工程(见三十二5的注释)以外,拉吉的大型竖井(great shaft)也大概是在这时兴建。
二十九3 古代近东修复庙宇的观念 无论是在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还是以色列,庙宇/圣殿都是文化、经济、社会的中心。它是城市守护神明的居所,因此被认为是神祇临在之处。「照顾喂饲」神明,是城市统治者的责任。神像需要每天沐浴、穿衣、喂饲。对君王来说,维修神祇的居所与军事上的胜利同等重要。亚述和巴比伦无数建筑物的碑文,都以君王重修某某神明的庙宇,作为他虔诚的证据。同样重建或修复耶和华殿的人,也得到这种虔诚的名声。修复包括实际和礼仪两方面。荒置庙宇的建筑需要整修,或有遭窃的陈设和器皿须得复原。金器和墙上所贴的金箔可能也要重新设置。然后需要执行适当的仪式,使庙宇恢复圣洁。最后它又需要人力物力上的供给,才能正常运作。
二十九4~15 利未人 约沙法年间以降,一个多世纪以来利未人都没有在耶路撒冷的祭仪中扮演什么重要角色。希西家按照典型的修复程序,动用传统的祭司家族来净化圣殿,使之在礼仪上回复圣洁。接着又恢复他们原有的职责(见十九15的注释)。
二十九15 分别为圣 分别为圣(和合本:「洁净」)是个礼仪上净化的步骤,使人可以与圣洁的事物发生接触。程序随文化不同而异,但大部分都共有的概念,是必须进行某些礼仪步骤来消除不洁,以保全神明庙宇的圣洁。祭司则大概是按照出埃及记二十九章所详述的规例分别为圣。
二十九16 汲沦溪 汲沦溪谷与欣嫩子谷相连,后者素来被耶路撒冷的居民当作垃圾场。希西家和约西亚一样,将一切不合法的祭仪圣物搬到这谷,以求净化耶路撒冷。此外,汲沦溪谷也用作平民的坟地。
二十九17 历法 正月是尼散月,约在公历三月至四月之间的春季。本月是宗教历中全年节期开首的月分。净化程序是由外而内的,因为殿中每一部分都需要执行独特的礼仪。圣殿达到一定的圣洁程度,某个范围便可进入。圣洁程度进一步提升,则可开启下一个范围,如此类推。将圣殿的外围地区分别为圣需时八天,而圣殿建筑本身则再用八天来执行净化程序。
二十九18 将器皿分别为圣 重新奉献圣殿分三个步骤进行:清洁圣殿,重新分别为圣,最后是启用奉献典礼。亚哈斯王取去的器皿必须重新分别为圣,因为离开圣洁特区以后,这些对象便不再洁净。
二十九21~24 献祭仪式 会幕奉献之时并没有献祭仪式。所罗门圣殿奉献之时,祭牲的数目则多得不可胜数。圣经没有一处地方为本段所列的数目提供指示。有关赎罪祭的资料,可参看:利未记四1~3、4~12的注释。
二十九25 乐器 有关琴瑟的讨论,可参看:历代志下二十28的注释。古代近东所用的钹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凹度不深的金属圆盘,用法是各执于一手,互相敲击。另一种则是杯形,一钹固定不动,用另一个敲击。本节所指的钹是哪一种并不清楚,但大概是用青铜制造。
二十九27~30 歌唱 「戴维和先见亚萨的诗词」一语表示利未人可能使用某种赞美歌集或圣诗书,类似圣经的诗篇。
古代近东大部分君主都雇用男女的歌手,在宫殿或庙宇中歌唱。马里的档案对女歌手和每日配给她们的粮食,有详细的形容。以色列的歌手至少有二十四班(代上二十五)。歌手家族有三位族长的名字记在圣经之中(亚萨、希幔、以探;代上六18~32)。这些歌手大抵都是自由人,但圣殿也有奴隶(和合本:「殿役」;拉二43~58;尼七46~60)。
圣幕的音乐有女子扮演的角色(出三十八8),但圣经并没有清楚提到殿中备有女性的歌手。
二十九29~30 崇拜的姿势 部分经文显示以色列人是站着祈祷的(撒上一26;王上八22;耶十八20)。其他的经文却形容下跪(如:代下六13)、举手(诗二十八2;赛一15;哀二19),甚至完全拜伏于地的姿势(诗五8,九十九5、9)。姿势随祈祷的性质不同可能有所改变。在祈祷姿势方面,以色列并不是与其他文化完全不同的。上述的每一个姿势,都有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无数例证中出现。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史料中之咒语祈祷,如以伊施他尔为对象之祈祷,暗示祈求者是俯伏于地,并且仪式化地高举双手。赫人史料也显示相似的姿式和手势。
二十九29~30 在户外崇拜 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通常是在殿院之中,朝着圣所本身祈祷(诗五8,二十八2,一三八2)。耶路撒冷以外的犹太人则朝着耶路撒冷和圣殿的方向祷告(王上八44~48)。在大部分古代近东文化中,平民都无权进入庙宇,只在庙院中祷告。古代的庙宇不是崇拜的场地,而是作为神明临在的居所。崇拜虽在庙中进行,却没有集合全体信徒的定期的崇拜聚会。
二十九31 感谢祭 感谢祭是平安祭的一种(见:利三1~5)。祭牲一部分烧在坛上,余下的则由崇拜者食用。
二十九32~33 燔祭的祭牲 燔祭的规定录于利未记一1~17。完全被火烧尽的是燔祭,所献祭牲的数量记于本章32节。第33节所列的则是感谢祭的数量,这祭包括焚烧一部分作为象征,余下的则用于团体性筵席中。在公开的典礼中,这种祭礼的组合十分普遍。
二十九35~36 献祭和节期 圣经的节期不论目标、内容,还是起源,都与古代近东其他民族有别。古代近东的节期在新年或季节转换之时举行。以色列人则抱着对耶和华恩典感到亏欠的心,参与节期。邻邦节期的活动一般包括哀悼时期、游行,和神圣戏剧(以及其他娱乐)的表演,又提供向神明求问谕示的机会。
三十1 希西家对北国的号召 亚述这时已经征服北国以色列(见:王下十七5~6的注释),并且乘胜进逼余下的西方诸国。希西家的父亲亚哈斯订立与亚述合作的政策,他名列于亚述贡品总目之中就是证据。希西家希望能够收复乌西雅所攻取,但被亚哈斯所丧失的一部分土地(见:王下十八4~8)。希西家必须在北方建立宗教方面的支持基础,方能实现其政治雄心。
亚述王撒珥根二世战死沙场(主前705年),大概是希西家开始这些号召活动。希西家趁亚述内乱扩张领土,最后导致西拿基立向叙利亚─巴勒斯坦发动侵略(主前701年)。
三十1~3 重守逾越节 撒玛利亚所受的灾难,很可能驱使以色列的内部,产生一个同情希西家的政策,赞成他以耶路撒冷崇拜统一全国的改革。被亚述征服之后,北国无疑有很多难民逃往犹大,特别是混合宗教(崇拜渗入了外邦宗教的成分),如今在以色列盛行。举国庆祝逾越节与希西家统一全国的计划十分吻合。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可以同时追忆出埃及这个共有的史事。
三十2~3 逾越节的举行日期 逾越节通常是在希伯来历法中第一个月的十四日举行。但律法亦有规定(民九6~13),容许当日不洁或远行的人,在二月补守。希西家延期举行庆典,使北国的人可以出席。
三十13 朝圣节期 按照希伯来历法,需要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的主要节期每年共有三个(有关之讨论,见:出二十三15~17的注释)。过节期间朝圣者的人数令耶路撒冷十分拥挤。在古代近东的宗教活动中,朝圣十分有限,因为大部分的崇拜都在地方性守护神的神庙举行。
但遍远地区的居民也会来到神庙朝圣。最近发现的古代的商队客店如孔蒂拉特阿吉鲁等,可能提供了古代朝圣的证据。在这些客店壁上涂画的人可能是朝圣者(但亦有可能是商旅)。巴比伦亦可能有人上京参加新年的登基节期,但这不算是宗教方面的本分。埃及较为常见的作法,是神祇在各处属他之神庙间巡回,而不是百姓远行到某种的中央神庙。
三十15~17 逾越节的仪式 希西家的逾越节有两点与惯常的作法并不相符。第一点是举行庆典的日期不同(见:代下三十2~3的注释),第二点是以色列人特准不须遵行好几样的礼仪规定。由于到会的人很多都未能自洁,主持宰杀逾越节羊羔的是利未人。这通常是一家之主的职责,但这些人大部分都未自洁(民九6)。然而不洁的人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可以食用逾越节羊羔的。
三十21 除酵节 除酵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希伯来人从埃及得拯救(见:出十二14~20的注释)。它是一年一度的三大节期之一,照例在一月十四日举行。守节者吃无酵饼七天,并且不得劳动。节期的第一日和最后一日需要献祭(民二十八16~25;申十六1~8)。
三十23~24 希西家供应祭牲 这个团体性的宗教筵席出席者所吃的肉,似乎大部分都是由王所提供。祭牲虽多,与其他古代近东文学中的数字相比,却没有不成比例之处。亚述王亚述纳瑟帕二世为自己在首都迦拉所建的王宫举行奉献宴会时,就供应了羊五千只、羊羔和牛各一千只、鹿五百只、羚羊五百只、鸟三万四千只、鱼一万尾(主前879年)。
三十一1 柱像和木偶 请参看:列王纪下十七9的注释。
三十一1 邱坛和祭坛 请参看:列王纪下十七9的注释。
三十一2 利未人的职务 所罗门王所制定之利未阶层,希西家重新肯定其职务。负责献祭的是祭司,负责崇拜的则是利未人(又见:代下二十九15的注释)。
三十一3 王所奉献之物 三十章23~24节所述的是为节期所提供的祭牲,本节则是定期对圣殿日常运作所提供的资金。希西家按照所罗门所定下的先例,定期给圣殿提供燔祭牲(代下二4)。
有关常献之祭的规定,可参看:民数记二十八至二十九章。古代近东的君王(作为国家整体的代表)是国神的首席崇拜者。宫廷在供应常献之祭的事务上担任要角,是不难想见的事。
三十一4 利未人应得的分 祭司和利未人当得的分详述在民数记十八章(可参看该处经文的注释)。礼物归祭司所有(12节),什一奉献则属于利未人(21节)。希西家很明显是煞费苦心,要使掌理宗教事务的人员,能够专心从事摩西五经所分派给他们的职务。
三十一7 历法 三月等于公历的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这月分在被掳归回以后虽然名叫西弯月,希西家时代的名字却无从稽考。七月称为以他念月(被掳归回后叫提斯利月),相等于公历的九月中旬到十月中旬。奉献从三月收集到七月,表示每样主要农产的收成都包括在内(公历五月扁豆和大麦成熟,六月是小麦,九月是枣和葡萄,十月是橄榄)。
三十一11 殿里的仓房 古代近东大部分的庙宇复合建筑都设有附属的房室,作仓库、厨房、祭司室,和其他非宗教事务之用。例如位于叙利亚特尔卡的宁卡拉克女神(Ninkarrak)庙(约主前一六○○年),就设有大型的厨房储物复合建筑和祭司室(供祭司更衣之用,不是宿舍)。同样,希西家所预备的仓房,大概是在原有房室之外加建的新地方。
三十一14 守东门者 祭司负担最重要的几个责任之一,是管制谁可以进出圣殿场地,即「圣洁范围」(有关这概念的讨论,见:利十六2;民十八1~7的注释)的内层。圣所若被不洁所污染,就要献上赎罪祭(NIV:「洁净祭」;见:利四1~3的注释),并且可能会有惩罚临到个人和百姓身上。守门者必须防止未经许可的人擅进。圣殿里面有很多贵重对象,金银随处都是,对于斗胆擅闯圣所偷窃圣物而无惧于神审判之人,这是很大的诱惑。这些贵重对象也需要保护。圣物若遭不正当的使用,就须献上赎愆祭(NIV:「赔偿祭」;见:利五14~16的注释)。守门者的责任就是防止有人犯上这种罪。此外,本节还澄清了发放官员的职任。东门是殿门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圣殿的正面是朝东的。
三十二1 西拿基立的战役 西拿基立在位之时(主前705~681年)主要在两个地区发动战争。他在叙利亚─巴勒斯坦至少进行了一个大规模的战役,以耶路撒冷和希西家的革命为中心(主前701年)。巴比伦是他统治所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地区,在此的战事也很激烈。迦勒底叛军在米罗达巴拉但的带领下不断与他作对(见:赛三十六1的注释),最后导致西拿基立于主前六八九年屠巴比伦城。
三十二3 水源 水源包括泉、井、引水道。他们堵塞了城外的水泉和水井,使之不得为亚述军所用。亚述的威胁逼使希西家设法保护耶路撒冷的水源,这就是所谓希西家水道(Hezekiah's Tunnel)。这水道从城东汲沦溪谷旁的基训泉开始,凿通一千七百五十呎的床岩,直达城南西侧的西罗亚池。十九世纪末考古学家在水道中发现了一面石碑,描述水道工人如何在两端同时开掘,最后在中间会合。有关水利系统的进一步数据,可参看:塞缪尔记下五8的注释。
_
希西家水道
三十二5 延伸耶路撒冷的城墙 最近考古学研究的结果,发现耶路撒冷城在希西家年间有扩建的迹象,并且人口也有增加。希西家似乎加强了城防设施,大概还设立了行政中心和战斗司令部。在现代耶路撒冷旧城(Old City)犹大人区(Jewish Quarter)的挖掘,找到了希西家城墙的残余片段。原建于南北向山脊上的城市,大概因此向西扩张了七百码之多。
三十二9 围城战术 尼尼微城描绘拉吉之围的亚述浮雕,刻有撞城锤、七个攻城车、被掳的犹大人,以及坐在躺椅之上,旁观拉吉之战利品在面前搬过的西拿基立。这些画版强调亚述人是军事科技的专家。他们的军队编制极有条理,包括有弓箭手、标枪手、投石兵,以及管理攻城坡道和攻城车的士兵。攻城车是具有重型装甲的四轮车辆(较早期的设计则有六轮),前方装有长而尖的铁头杆子。车长十至二十呎,高四至六呎。车顶后面敞开,前面密封。西拿基立为这军事器械所增添的创新之处,包括裹以皮革。其他活动塔架的用处则是把弓箭手调至撞城锤旁以作掩护。除这浮雕以外,古代近东各处地方尚有很多壁画浮雕,描绘亚述的攻城战事。虽然如此,亚述人依然认为谈判是更上之策。例证可见于列王纪上十八至十九章。
_
拉吉浮雕上的攻城土坡
三十二11 神明在战争中的角色 在古代近东,军事行动在外邦神祇指导下进行并不罕见。故此亚述形容耶和华是站在他们一方,犹大必然战败(见:赛七19,十5~6;代下三十五20~22)。文献也有其他的对应段落,描述敌国的神祇呼吁亚述。一个亚述文献描述玛尔杜克神呼吁撒珥根二世前来侵略巴比伦。另一个巴比伦文献则描述玛尔杜克呼吁波斯王古列来取这城。圣经亦同样描写耶和华召集军队,来使巴比伦溃败(赛十三4)。有关神明在战争中角色的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出埃及记十五3;塞缪尔记上四3,八7,十七37的注释。
三十二12 废去耶和华的邱坛 这是希西家将崇拜集中在耶路撒冷之改革活动的一部分。从圣经作者的立场看,这是正面的成就。但从亚述的观点看,他们可以藉此从两方面攻击希西家。首先,亚述人会认为削减崇拜神祇地点的数目不是好事。从他们的观点看,崇拜当然是越多越好。其次,他们有可能从另一个古代惯例的角度理解希西家的行动:在侵略逼近眉睫时,偏远的神像往往需要集中在首都保存。米罗达巴拉但在撒珥根二世年间,就曾经采取过这样的步骤。侵略者的论调所根据的想法,是将这些神明迁离原有的神庙,不但会令他们不高兴,更会使他们得不到足够的喂养。侵略者可以从而宣称他们是响应这些神祇的呼吁,要将他们恢复到原有的位置。
三十二18 希伯来语和亚兰语 犹大的书记请求拉伯沙基(见:王下十八17)用亚兰语,不用希伯来语说话,因为他们不想城墙上的百姓听到信息的内容。犹大人被掳之后,亚兰语成了他们的语言,此事这时仍未发生。拉伯沙基却出其不意地展示他对犹大的语言(圣经希伯来语)的认识。粗野的回应证明了他是抱着劝诱和煽动的目的前来。拉伯沙基(身分是省长)甚至可能是西拿基立手下的以色列人,如尼赫迈亚和阿希卡尔(Ahiqar;次经多比传指出这位「艾萨克哈顿王的智慧哲士」是个以色列人)。亚兰语和希伯来语在语系上是近亲,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了古代近东外交界的通用语言。
三十二27~29 希西家的富足 希西家的富裕是以王库充足来形容。金银、宝石、香料反映贸易方面的成就,可能还表示他收纳朝贡。五榖和牲畜反映丰收,以及政府精明,能够有效地收纳和囤积收成。从他是别国附庸的身分看,这是令人诧异的成就,足以作为神赐福的明证。
西拿基立的碑文
现存有关西拿基立朝代的材料,有好几个来源。现称「年表」(annal)的文献准确一点来说不算是年表,因为不是在所记录之战事当年写作。它所以称为年表,是因为它是按照严格的时序编排。很多碑文都是收藏在建筑物地基的小室中,有些甚至是在原址发现。年表通常经过多次的编纂。此外还有称为「给神的信」(letter to god)的文体片断,是个耐人寻味的非年表文献。
攻打耶路撒冷的记载大概是在战役发生之后几个月撰作(约主前700年)。亚述人除了将文件安放在建筑物地基之中以外,更把它刻在宫殿墙壁的浅浮雕之上。这场战役有好几个抄本刻在大型的桶状圆柱之上。尼尼微又有描述亚述围攻拉吉(犹大的重要城堡之一)的石刻,发现于西拿基立王宫第三十六室里面。年表描述犹大广泛地区被毁,但却没有提到攻取耶路撒冷。因为西拿基立虽然宣称以望楼围绕耶路撒冷,针对犹大首都的严厉攻势却未能完成。犹大城市被劫掠者凡四十六个,其中多个被送给敌国非利士。西拿基立曾经宽待推罗王,文献中却没有他宽待希西家的记载。这地区的其他君王都被取代(如:亚实基伦的西德拉〔Sidra〕)。亚述雕刻的证据十分重要:图中被攻取的城市是拉吉,不是耶路撒冷。年表宣称超过二十万犹大人被俘(但不一定被掳到外邦),并且好几个进行叛乱的非利士城市,最后都被攻取。西拿基立又将犹大的命运描述为希西家的责任(将自己的侵略归咎于敌国君主,是亚述的惯例)。按照文献的记载,西拿基立要求希西家献上女儿、兵器、女子、金子,和多种艺品。西拿基立碑文之中,以这个贡品总目最为详尽,显示撰作者希望读者忽略他们未能攻取耶路撒冷。然而希西家仍被镇压。希西家虽打胜仗,但仍旧身为亚述藩属,向住在尼尼微的西拿基立朝贡。
拉吉
拉吉一城(杜韦尔遗址)是个坚固的驻防城或王室卫城。罗波安在此建筑防御工事(主前920年);此举有战略上的功用,因为能够加强薄弱的北疆。拉吉古城是个长方形的遗址,位于犹大山地和沿海平原之间的萨非拉山麓地区,座落在天然的山丘上,四面有深谷围绕。拉吉设有外门内门的复合建筑,内墙厚度超过十二呎。门室中出土的青铜残片按考证是亚述时代的文物。另外在此又发现了十八块迦勒底时代的陶片书函,其内容与尼布甲尼撒的侵略有关。拉吉被围攻两次,相隔只有一个世纪多一点;因此两个毁灭层互相混杂,不容易分辨。由于这城四面环山,可供亚述军发动围城的地点只有西南角,然而至今仍然未有考古证据,证实这是亚述大军安营之处。全镇各处都可以看见被毁的痕迹,如烧成焦炭的残余物件。当地的攻城坡道是用石块堆成,按考古学的考证这是近东最古老,也是以色列境内惟一的一条。外貌相像的坡道,也可见于亚述的壁画浮雕中。城被拆毁到距离地基只有几呎的程度。所有建筑物都被火焚毁,遗迹曾经被烈火焚烧,砖块亦烧成红色。地面散满了器皿和用具的碎片。全城遭洗劫一空,留下的只有没有价值或过重的对象。当地发现了数以百计的箭镞,二十件鱼鳞铠甲,一个青铜制造的头盔顶饰。还有数达一千五百的一堆人骨和被斩首的颅骨(挖掘者相信死者是平民),这些骨头有从坡顶滚下大坑之中的痕迹。人骨之上又堆满了兽骨(包括猪骨)和很多陶器。超过四百个瓶子柄上有 lmlk(御用)字样的戳印,只有拉吉的遗址才能为这种瓶子提供时代的左证。亚述人认为围攻这城极为重要。上文已经提过,尼尼微有整个房间的浮雕是纪念这个战绩的。拉吉室(第三十六室)地处王宫的要冲,用意是炫示征服犹大和拉吉的功勋。画版表示亚述兵分三行攻城,大军后面的地势类似拉吉。因此,学者得到前所未有的机会,可以将新亚述时代的古城浮雕,和实物本身对比。
三十三1~20
玛拿西的统治
三十三1 年代小注 蒂利将玛拿西长久的统治鉴定为主前六九六至六四○年,可能包括与父亲共同执政的时候。同时代的亚述王是西拿基立、艾萨克哈顿、亚述巴尼帕。重要的埃及君王是塔哈尔卡和森美忒库一世。在这段时期中的绝大部分,亚述在西方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三十三4~5 殿中的坛 坛在神殿两院的位置令学者煞费心思。列王纪上六章的圣殿设计只对内院有详细的描述。因此,这些祭坛在范围极大的外院中如何安置至今不明。
三十三5 玛拿西的异教行径 敬拜天象(日、月、星、星宿)是在圣殿的坛和王宫的屋顶上(见:王下二十三12)进行的。早至主前第二千年纪初期,来自叙利亚─巴勒斯坦的古代近东文献已经有天象崇拜的描述。这时候它在美索不达米亚十分普及,来自以色列的印章显出天象神祇在当地也很流行。星辰被视作神明和世人之间的媒介,能控制世事。亚述君王亦偶尔被描绘为穿戴行星的标志,行星当然与某些神祇有密切关系(进一步数据,见:王下二十三4的注释)。这时代的亚述政策是不介入或限制地方性的宗教活动,因此没有理由相信玛拿西设立这些崇拜活动是被逼的。
三十三6 使儿女经火 这种作法的经外证据少如凤毛麟角。亚述法律文献将一个有关刑罚的条款形容为:「他要把儿子烧给(月神)辛,把女儿烧给伯勒特塞里〔Belet-seri〕。」又请参看:历代志下二十八3的注释。
三十三11 玛拿西和亚述的关系 玛拿西从父亲希西家手中继承了亚述的一个附庸小国。亚述王艾萨克哈顿(主前681~668年在位)的年表提到玛拿西和叙利亚─巴勒斯坦的一组君王,必须将建筑材料运到尼尼微供某个工程所用。艾萨克哈顿的继承人亚述巴尼帕也将玛拿西列作送他礼物的一组君王中之一员。在这两个文献之中,玛拿西都被形容为忠心的藩属。
三十三11 玛拿西被囚 艾萨克哈顿死后,亚述分由他两个儿子统治。亚述巴尼帕分得亚述,即位不久便完全支配了分得巴比伦统治的哥哥沙马士舒马乌金。沙马士舒马乌金实际上与一般总督无异,到了主前六五二年,显然厌倦了这个臣服角色的他,在以拦的支持下发动了一个为期五年的血腥内战。结果在巴比伦被围两年之后,沙马士舒马乌金在横扫巴比伦的大火中身亡。史籍记载沙马士舒马乌金曾经试图争取附庸国的支持,部分学者推测玛拿西在这场叛乱中大概是巴比伦总督的支持者。值得留意的一点是,亚述人囚禁玛拿西的地点是巴比伦(或许是与其他叛党一同目睹叛乱失败的结果),不是尼尼微。亚述经常将背叛的藩属掳走一段时期。有证据证明「悔改」(即被亚述所驯服)了的君王,往往能够释放回国,恢复原位。
三十三12 玛拿西的祈祷 历代志经文并没有记载玛拿西祈祷的内容。但后世的次经却包括了一篇优雅的祷文,托称是他的作品。
三十三14 耶路撒冷的扩建 玛拿西扩建耶路撒冷防御工事的理由可能与乃父希西家不同(见三十二5的注释)。埃及在森美忒库一世的领导下兴起,可能驱使亚述协助犹大加强防御设施,后者则迅速成为缓冲国。黑西遗址和亚拉得都可以找到或许是玛拿西年间建筑之防御工事的遗迹。
三十三21~25
亚们的统治
三十三21 年代小注 亚们短暂的统治发生在主前六四二至六四○年。当时统治亚述的是亚述巴尼帕。
三十四1~三十六1
约西亚的统治
三十四1 年代小注 约西亚于主前六四○年至六○九年作犹大王。亚述巴尼帕的统治结束后,亚述长期陷入无政府状态,最后于主前六一○年崩溃。在埃及作王的是森美忒库一世和尼哥二世。拿布波拉撒(Nabopolassar)则任巴比伦王(主前626~605年在位)。这是亚述崩溃,巴比伦侵入亚述领土的时代。埃及则试图乘乱攫取巴勒斯坦的控制权。
三十四3~5 宗教整肃 古代最有名的一次整肃行动,是主前十四世纪时埃及鄙弃亚肯亚顿之宗教改革。在图坦卡门执政的短暂时期之内,埃及设法透过传统的祭司,恢复崇拜传统的神祇,铲除亚肯亚顿的异端邪说。这些行动包括了修复旧有的神庙和庙宇,提供运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归还被充公的财物。与他们竞争的神庙和亚肯亚顿在亚马拿兴建的新都皆被弃置。荷伦黑布毁坏了亚马拿的庙宇,拆平庙址,将其材料用于其他建筑工程之中。余下的则付诸一炬。约西亚整肃的证据可见于以色列人所用的印章。较早时代的印章有丰饶神祇、太阳神、天象神明等常见的图案,到了这个时代则只刻有个人名号,偶尔有石榴等花样装饰的印章所取代。
三十四6 整肃北方 从前虽发生过多次拆毁邱坛和异教祭坛的行动(如:希西家所发动者),约西亚整肃的彻底程度却是史无前例的。列王纪下二十三15进一步记载他焚烧(耶罗波安所筑的)北国邱坛,这是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亚述对本区的控制转趋微弱,是他能够实施这些行动的原因。
三十四8 古代近东修复庙宇的观念 无论是在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还是以色列,庙宇/圣殿都是文化、经济、社会的中心。它是城市守护神明的居所,因此被认为是神祇临在之处。「照顾喂饲」神明,是城市统治者的责任。神像需要每天沐浴、穿衣、喂饲。对君王来说,维修神祇的居所与军事上的胜利同等重要。亚述和巴比伦无数建筑物的碑文,都以君王重修某某神明的庙宇,作为他虔诚的证据。同样重建或修复耶和华殿的人,也得到这种虔诚的名声。修复包括实际和礼仪两方面。荒置庙宇的建筑需要修理,或有遭窃的陈设和器皿须得复原。金器和墙上所贴的金箔可能也要重新设置。然后需要执行适当的仪式,使庙宇恢复圣洁。最后它又需要人力物力上的供给,才能正常运作。
三十四9 修建的资金 按照本节的数据,所需款项是藉课取某种殿税来提供。古代近东的君主素有收集捐献来修复庙宇的惯例。但他往往亦会使用徭役来重建庙宇,或向百姓征收建筑材料。
三十四10~11 工人和材料 日常维修圣殿复合式建筑,是「殿里办事的人」的责任。但大规模的修理则需另觅熟练劳工承办。本段所列的劳工种类与同时代的亚述记录大体相同。熟练劳工包括了木匠、建筑工人、石匠和凿石工人。
「建筑工人」包括了熟练和非熟练劳工,后者主要是负责处理泥砖。木匠负责工程所用的一切木料,包括屋顶、门窗、梯级,以及殿中一切祭仪法器。石匠和凿石工人在山穴和山壁矿井中开采石头,然后切割成适当大小之石块。
三十四12~13 利未人的角色 这里所列的都是古代近东庙宇中工作人员的典型职务。有关利未人角色的进一步讨论,可参看十九章8~11节的注释。
三十四14 律法书的发现 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都有修建庙宇时发现古籍的记录。埃及建筑物的石制部分曾经发现过卷轴,而美索不达米亚则不时发现地基储藏库和石碑。在较早的时代,地基碑文(如:刻在砖磈之上的文字)的作用是将建筑工程奉献给神明。碑文随着时间的进展愈加复杂。到了这个时代,发展成为在庙宇和宫殿建筑中埋藏地基匣子的惯例。匣中藏品包括王室碑文,描述君王在军事上和建筑上的成就。而这些文件的用意之一,则是提供数据,帮助将来着手修复庙宇的君王。这些发现都循例记录在案。
巴比伦的末代君王拿波尼度(主前556~539年在位)以好在建筑物中搜寻古籍著称。主前七○○年代的埃及法老沙巴科更宣称在一个严重损毁的古代蒲草纸上,发现了一个遗忘已久,关于蒲他神创世的神学文献,并将其内容刻于石上(今日称为「孟斐斯神学」〔Memphite Theology〕)。本节所述的律法(或教训)书可能是一份收藏在地基匣子或殿墙夹壁之内的文件。另一个可能,则是它在圣殿档案之中发现。这书究竟抄录了旧约之中哪些书卷不能肯定,但起码包括了申命记。
三十四22 女先知 女先知虽然颇为罕见,在美索不达米亚也有案可稽。来自主前第二千年纪初期之叙利亚的马里文献提供了男女先知的证据。
亚述王艾萨克哈顿年间也有女子以先知身分说话的记载。女性先知的职能似乎与男性先知相同。
三十四22 掌管礼服者 撒玛利亚的巴力庙也有一个居于类似职位的员工(见:王下十22)。同时代的巴比伦文献亦曾提及类似的职衔。这些礼服应该是崇拜神明时使用的祭服(见:番一8)。
但上述的庙宇都有神像需要穿衣,耶路撒冷的圣殿却非如此。在此储藏的惟一服装是祭司的圣服。这些衣服需要特别照管,才不致沾染污秽。
三十四22 耶路撒冷第二区 西番雅书一10形容第二区(和合本:「二城」)与城的「山间」和玛革提施区有关。部分学者认为这区是戴维城的近郊,建于耶路撒冷的西山。考古学家的挖掘证实本区在这时代是个大型的城市。进一步资料,可参看三十二章5节的注释。
三十四29~33 约西亚的改革 请参看:列王纪下二十三1~20的注释。
三十五7 王的捐献 约西亚的逾越节捐献足与希西家的相比。可参看:历代志下三十23~24的注释。
三十五10~14 逾越节的定例 有关逾越节定例的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出埃及记十二1~11的注释。有关希西家年间守节的讨论,可参看:历代志下三十15~17的注释。
三十五18 庆典史无前例 这是乔舒亚记五10~11所提及的节期之后,第一次集体奉行逾越节。从乔舒亚时代直至约西亚更改政策,逾越节素来是家庭式的礼仪(但请参看三十15~17希西家年间守节的经过)。巴比伦的阿基图节日,是久已不守的古代节期恢复奉行的例子。这个登基典礼(巴比伦节期中最重要的一个)停止庆祝了二十年(主前689~669)。巴比伦回复昔日显要地位之后,艾萨克哈顿重新举行这庆典。
三十五20 尼哥进军迦基米施 《巴比伦年鉴》记载尼哥在主前六○九年出兵支援亚述。位于叙利亚的省会哈尔兰于一年以前被玛代和巴比伦联军攻取,亚述正试图收复。尼哥的部队将会增援迦基米施的要塞。埃及眼见国际均势转移,巴比伦兴起取代亚述的地位,遂改与亚述结盟。
可以假定尼哥相信亚述若能击退巴比伦和玛代,他自己向巴勒斯坦和叙利亚扩张势力的野心,将有更大实现的可能。约西亚的反亚述立场是不难理解的,因为犹大受亚述所压制已经超过一个世纪之久。亚述虽有埃及的帮助,依然不能成功地将玛代人和迦勒底人逐出哈尔兰。
三十五22 米吉多之战 从埃及循大干道(见:创三十八有关古代近东主要商道的附论)经肥腴月弯前往巴比伦,先是沿着巴勒斯坦海岸前进,来到迦密山的险阻后转往内陆,经米吉多(见:书十二21的注释)入耶斯列平原(见:士六33的注释)。这是截击行经本区之军队的合理地方,历史上很多战事都在这个著名的地理舞台上发生。然经外历史并没有记载这场战争。约西亚虽然不能阻止埃及大军北上,却可能造成足够的拖延,使埃及军队不能在亚述抵抗玛代和巴比伦的战争中,提供什么帮助。
三十五25 哀悼诗歌的写作 杰里迈亚为约西亚所作的哀歌现已亡佚。在君王驾崩(特别是死于非命)和城市沦陷被毁等场合中,哀悼性挽歌十分普遍。除了圣经的杰里迈亚哀歌以外,主前第二千年纪初期也有苏美人悼念城市或庙宇被毁的哀悼诗歌,被哀悼的城市包括吾珥、埃里杜、尼普尔、乌鲁克。苏美哀悼诗歌的文学结构酷肖圣经的模式。所哀悼之城市的神自己容许城市被毁,因而构成属灵上和实质上的危机。苏美和圣经的哀悼诗歌都同样展望这城市将来能够时来运转,得以复兴。
三十六1~23
约哈斯、约雅敬、约雅斤、西底家的统治,和耶路撒冷陷落
参看:列王纪下二十三31至二十五30的注释。
三十六22~23 有关古列和他诏命的资料,可参看:以斯拉记一章的注释。